为什么经济不景气 , 反而成为一些企业滋长的好时光 ?

2020年04月24日 阅读 36799
关注

新冠肺炎带来的冲击,让本就顶着巨大下行压力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近几年中国CDP增速持续缓降,今年是否会出现大的滑坡,甚至就此进入一个低增速时代,实在不好说。对于这可能引发的普遍焦虑,以及背后潜在的需求,在我上一篇文章“为什么说当下的我们, 有点像30年前的日本?”

今天我想再借日本「失去的二十年」这个背景,透过企业案例,看看经济不景气之下,一门有价值的生意是如何应社会洞察而生,从而蓬勃发展。

「幸福经济学」

为解答社会问题而生的企业

为了避免一次过贪多嚼不烂,「幸福经济学」系列每回集中呈现一个企业案例。在讲述今天的案例之前,我先推荐一本书——长冈贤明所著的《开店术》。

曾任职于日本设计中心原设计研究所的长冈贤明(Nagaoka Kenmei),于1997年成立了 DRAWING AND MANUAL。三年后,创立了 D&DEPARTMENT PROJECT 。《开店术》就是其多年经营的心得体会,包含了理念、做法与经验。

 

因为希望与大家分享“我们应该以爱惜之心对待物品,并了解经得起长久使用的物品其价值所在”,长冈贤明开始在一边打理设计公司的同时,一边经营起以「长效设计」为核心理念的、能向消费者传达想法的二手商店 D&DEPARTMENT PROJECT ( 后续介绍将使用其简称D&D ) 。

对于店铺如何起步,以及更多的经营历程我就暂且略过不表,感兴趣的朋友建议将《开店术》买来一读,应该跟我一样能感觉到长冈贤明书写时的真诚。

他在书中把多年来的经营心得——如为什么需设咖啡区、要成立读书会,扩展分支时使用的“三件并排理论”,以及选择店面有何重点、二手商品该如何进货与销售等,均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

本篇我挑长冈贤明领衔的D&D在使命、愿景、价值观上有代表性的几个事情重点介绍。

创立D&D的动念,源于长冈贤明观察到1998年前后的日本,二手店数量激增的现象,以及其背后所隐含的问题。

“我站在设计师的立场去思考后,认为是因为‘生产过量’、‘商品推陈出新的速度异常迅速’,以及‘想要新商品,因此对于旧物,希望用‘丢弃’以外的好听的字眼,让它顺利从房子里消失’。”

“过去我们会好好珍惜物品、长久使用,坏了会修理,让它能够传给下一代,如今这样的想法渐渐消失。”

“我想到,第一步该做的是创立一间日本最棒的二手商店,以‘正确设计与否’来作为评断商品价值以及收购旧货的准则……是一间价格合理、有主张的二手商店。”

何谓“正确的设计”,也在长冈贤明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Long-life Design」长效设计,那些能与岁月抗衡的,耐看抗造的生活物品。

“经济越不景气,人们就越不买东西,对物品产生的欲望本质也开始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大家想‘好好地’买东西。因此开始在购买中寻求学习、成长,希望与店员、制造者,甚至其他消费者能有交流。把这样的交流置换成当今常见的词汇,就是所谓的‘社群’。”

在经营过程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引起了长冈贤明的注意与思考。将二手市集常见的漂亮家具与食器整理后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多产于1960年底。

一番探究后,长冈贤明了解了,原来1960年代正是全世界好设计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同时日本经历了战后重建与复兴,进入到要以经过缜密思考的设计来丰富生活内容的时代。

“不只是追求量产、热销,制造商、消费者以及推动好设计运动的政府单位也都有‘优良设计’的观念。”

这让长冈贤明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号召这些品牌与厂家复刻生产当年的好产品,“一同回到企业创业初期的原点,重新审视品牌的价值”?

说干就干,最后一共邀请到12家企业参与活动,并将这个企划取名「60VISION」

很快长冈贤明就意识到,「60VISION」只是激起圈圈涟漪的一颗石子,后面发生的连锁反应出乎他的料想。

2007年的某天,三重县政府行政人员找到了他,希望让「60VISION」发挥更大的影响作用。“现在全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地方产业也正是需要回到原点重新审视、理解当地特色的时刻。”那位官员建议将「60VISION」的经验套用在地方产业上,邀请长冈贤明去演讲。

长冈贤明接受了邀请,同时将「60VISION」升格为「NIPPON VISION」。 注:"NIPPON"为日语发音,意为"日本国"。

在三重县的演讲开启了契机,陆续的各个地方也纷纷邀请长冈贤明去做分享。

不久长冈贤明就强烈意识到,无论台上讲得多酣畅淋漓,所说的也不过是立足于东京的观察与思考。

“真的要解决地方产业面临的问题,就必须要在47个都道府县设立 D&D,作为传递自己想法与制作者理念的场所,否则就无法与制作者一起解决问题。”

要让 D&D 到地方落地生根,成为传达想法的根据地,而非走过场式的讲学布道,这样的想法在长冈贤明心中逐渐成形。

“贩售我们所挑选的长效设计商品”

“持续不断地介绍、贩售当地长久流传的事物,并举行工作坊等活动,让店铺成为交流的场所”

“不再像以往将源自大都市的体制完整复制、移植到全日本各地,而是开始建造出与当地特征有所联结的店铺”,“让「传达想法的店」成为地方及产地的中心”

引述的这些,都成了日后D&D各地加盟店均需恪守的原则。

另外对于加盟者的要求,长冈贤明则如此表示:

“若不是在那块土地上想要维护当地独特性、让更多人认识它,而用尽心力的人,D&D 是没办法跟他一起经营下去的。”

“要长久经营一间「传递想法的店」,就一定得要适当地维持「社会」「地方」「自我」「生意」这四项要素间的平衡。” 注:「社会」「地方」「自我」「生意」四者重要性按顺序依次递减。

D&DEPARTMENT 店铺一览

当要「维护当地独特性」的目光落到全日本47个都道府县,长冈贤明就发现:

“不论是什么样的地方,都蕴藏着独特个性或风土魅力,没有一定的敏锐度去深入探索,就不能轻易察觉;如果只由当地人来做,也未必能挖掘得出来。”

于是“为了有系统地挖掘各地的魅力”,D&D 在2009年创立了设计旅游杂志 d design travel 。

这本杂志全日本公开发售,起到导流游客、推介特产的作用。制作费用有一半来自关心当地发展的企业,由他们作为广告主出资赞助。

但相比于出钱赞助,D&D 更看重的是那一份“想跟我们「一起创作会流传到后代的东西」的心情”。

在 d design travel 京都卷里介绍顶级菜刀和厨房用具专卖店「有次」时有一点是这么说的:

“即便是几十年前买的商品,仍可到店维修,这里提供完备的售后服务”

“不管刀刃生锈还是磨损,我们生产的刀永远修得好——这就是我们的匠人精神。”

“d design travel 不打算以商业杂志的方式经营,不是卖杂志挣了钱就好,而是希望跟当地人一起,透过制作这本设计旅游志,整理出当地人的样貌,并广泛地让其他地方的人了解......”

“我们其实一直都在追求‘崭新的旅行观点’……我认为‘设计’就是一种崭新的观点……对于这些‘对设计感兴趣的人’来说,如果在各地有个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导引、介绍、贩售当地各种事物的场所,应该会把此地当作旅游服务中心,第一站拜访吧!”

d design travel 通常在杂志扉页上作以下出版原则介绍:

采编的考量

· 一定要亲自在当地住宿、就餐和购物,一一确认。

· 不写无法让自己感动的东西,只说自己想说的话。

· 推荐给大家的东西,一定会如实地做出评价。如果东西足够好但有一些瑕疵,也会指出它的问题。

· 请受访对象核实文章时,只请对方确认那些客观信息。

· 以「长效设计」的视角,只取材能够长久存在的事物。

· 不用特殊的镜头夸张拍摄对象,只拍摄其最真实的状态。

· 采访过的人物和去过的地点,即便是图书出版后,也要保持联络,时常回访。

如何选择采访对象

· 符合当地的特色

· 传递当地的重要信息

· 是当地人正在做的事

· 价格适中

· 蕴含设计匠心

长冈贤明表示其最终目标,是在全日本47个都道府县各设立一间“整理出当地独特性”的 D&D 。连同「d design travel」这本以设计视角切入地方特色的杂志,也希望为47个都道府县都各做一本。

2012年,在东京涉谷 Hikarie 设立了常年展出反映47个都道府县地方特色的「d47 MUSEUM」、贩售「d47 MUSEUM」展出产品的「d47 design travel store」,以及能享用到以来自47个都道府县食材制作定食的「d47 食堂」。

2018年10月13日,D & D 黄山店开业,这是继韩国首尔店后的第二家海外加盟店。

D&D与长期从事乡村文化工作,定期举办各种展览,出版《碧山》和《百工》杂志书的碧山工销社成为合作伙伴,以长效设计为视角,发掘黄山当地的长效设计产品,以及精选的日本国内外的生活用品。同时,D&D与当地保持积极沟通,举办各种展览和学习会,不仅局限于商品售卖,使D&D黄山店成为关注地域设计发展的综合活动空间。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碧山村

黄山屯溪机场出发约需要1小时车程

提供接送车预约服务(单程180元左右,随季节和时间有所浮动)

提供碧山工销社住宿预约服务(900元起/套)

等疫情过去,好想参与「d design travel」的「d TOUR share travel」黄山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d TOUR share travel SAGA ( 佐贺 ) 站的回放,感受感受。

D&DEPARTMENT PROJECT 是日本「失去的二十年」间诞生的有着蓬勃生命力的众多品牌之一。

在对这些品牌进行梳理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共通点: 以品牌价值观解答社会问题,以品牌使命承担社会责任。

以D&D为例,追求「长效设计」,本质上是对「消费主义」的反思。

在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的阶段,一方面企业为了刺激消费,不断推陈出新,不惜造成过剩浪费;另一方面,处于亢奋中的消费者通过不断地买买买,获得短暂的幸福感。

但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回落,经济越不景气,人们就越不轻易消费,更想“好好地”买东西。

「长效设计」正是 D & D 抓住了这个社会洞察后给出的解答,并以「传达想法的店」及「NIPPON VISION」等经营行为去唤醒消费者的惜物之情。

惜物精神的回归,带给消费者「安定」、「知足」的「积极情绪」,引导他们去思考「物」之于生活的「意义」,进而感受到「幸福」。

△上图是我所提出的「幸福经济学」的初步模型

我既非社科学者,亦非经济学家,「幸福经济学」只是我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文科生出身的我弄这个也真是斗胆,所以拜托大家别见笑的同时,也真诚地希望能有与相关专家合作的机会,一同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幸福经济学」的核心,在于探讨社会洞察与企业价值观,及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之间的联系。

在这方面,日本的许多企业确实是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造福消费者与社会的企业」,跟旨在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公众福利,不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社会企业」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社会企业」投资者拥有企业所有权,企业采用商业模式进行运作并获取资源,投资者在收回投资之后也不再参与分红,盈余再投资于企业或社区发展;而「造福消费者与社会的企业」,虽有心系社会的使命与价值观,不作功近利之事,但还不致于淡泊名利。

△碧山工销社代表与长冈贤明团队就各项合作细节历经数次研讨共创

这样的企业在造福社会的同时,必然也会受到消费者的支持,获得应得之利:

1. 能使人获得「幸福感」的品牌,对消费者必然具备更高的粘性,使他们变成品牌的追随者。

2. 为了体验「幸福感」, 人们舍得花更多的钱,产品也因此也获得更高的溢价。

3. 创始人因社会问题触动而创办的企业,身上会有一份真切的使命感,往往追求的是长远的价值而非眼前的渔利。 造福消费者及社会的企业使命与价值观,必然得道多助。 这样的企业,笃定且稳健,细水长流。

对于 D&DEPARTMENT PROJECT 创始人长冈贤明来说,投入自己信仰的事业,造福众多地方产业者和消费者,想必自己也会感到幸福的吧。

这期「幸福经济学」对社会洞察与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的部分,就先探讨到这。

接下来的「生活提案」部分会留待下一篇,并以更广为人知的茑屋书店为案例展开讲述,请继续关注「还有一种生活」。

图片来源:D&DEPARTMENT PROJECT

最新评论

  1. 太格小虎 says: V5

    很喜欢的一个日本品牌 上次专门去呆了一下午

  2. 培羚🎈 says: V1

    期待幸福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