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操斧头砸店?美国“禁酒运动”就特么的离谱!

2020年08月26日 阅读 32350
关注

在我以往的文章,“美国禁酒令”绝对是个高频词,这是个很值得深挖的历史时期,因为对全球威士忌产业的影响确实不小。

今天正好有时间有兴致,我们就静下心来一起展开聊聊吧。

1920年1月,美国宪法修正第18条生效,美国国内的酒精饮品酿造和销售成为违法行为,推进派将此称之为“高贵的实验”,全美禁酒法支持者拍手称快。

前棒球选手、为推进禁酒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比利·桑德 (Billy Sunday)在1万名民众面前这样讲道:

“今晚,过了午夜0点,会有新的国家诞生……礼仪的时代开始了,贫民窟很快就会成为过去的遗物,监狱和少管所会变空,成为工厂。男人们都笔直地行走,女人们都会欣慰,孩子们都放声大笑。地狱之门将永远关闭。”

自此,禁酒法持续了10年以上。但是,以比利为首的禁酒法推进派承诺的“新国家”却没有到来。

■ 19世纪以来的禁酒运动

禁酒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往细了说,跟长久以来的宗教运动、文化冲突、移民问题等一系列社会现象有很复杂的关联,禁酒运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殖民地时期开始增长的烈酒需求量,人均一年要喝掉约19公升的烈酒(是1970年代美国的三倍),这引起了很多美国保守极端团体的不满,同时也认为沉溺酒精是贫困问题的根源。

(1850年代,美国缅因州等数个州曾尝试过酒精禁止法,但最终还是遭到了当地人的反对。)

最终禁酒法的成功,女性团体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69年禁酒党结成,1870年代,为了支援该党开展的运动,基督教“妇女矫正风会(WCTU)”开始了呼吁禁酒的大规模宣传活动。支持者们强力主张“喝醉了酒的丈夫会欧打妻子和孩子们,喝酒会促进家庭暴力”。

可以说这些妇女们正是禁酒运动的旗手👇

1890年代,又出现了颇具规模的游说活动团体“禁酒联盟(ASL)”,也是禁酒活动的强力军。他们中有人在醉鬼聚集的地方祈祷,有人直接用破碎的酒瓶、石头袭击酒馆……

WCTU里的积极分子凯莉・斯佩(Carry Nation)就是因为用斧子破坏酒馆而闻名的。

她跑到各个酒吧门口唱圣经,如果老板被感化关张则无事,如果不听“规劝”,她就一把斧头砸过去。这种带有严重炒作嫌疑的行为让她名声大噪,吸引了一帮支持禁酒的“粉丝”,成为红人,后期还售卖自己签名的斧头!

诸如此类,禁酒的团体越来越激进,要求禁酒的呼声越来越高,直到1910年代也没有停止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议会批准了在战争中禁酒的行为,这就使得禁酒派气势高涨,持续给议会施加压力,要求宪法修正禁酒。

终于,1919年1月16日,宪法第18条修正案通过,规定次年开始,凡是制造、运输、贩卖,包括进口或外销酒精浓度0.5%以上的饮料一律被视为非法行为,仅6家蒸馏厂允许生产医疗用酒精,仅有医师、牙医等可以限量购买酒精。

■ 走私和私酿横行

但好笑的是,这项法律并不针对喝酒的人,而只以提供酒的人为对象,酒的持有和饮酒仍然合法?!这个大bug就为后续很多问题,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换句话,禁酒令下达之前就已经制造、购买的酒,依旧可以持有且在家饮用,年满21岁只要出示年龄证明,就能前往限定地方购酒。家家户户都开始买酒、囤酒,不喝酒的人也要来参一脚,一派混乱。

在1933年正式废除禁酒令的14年间,和酒有关的一切都是非法的,但这反而刺激了美国人民对烈酒的渴求,顶着坐牢的风险也要千方百计地喝酒。

比如还出现了“医疗处方”这种奇葩的酒精用途:很多酒鬼都开始患上一种“必须用威士忌治疗”的病,医院天天“病患”爆满,都拿着处方签领“药”👇

禁酒令执行的第一年,酒精使用量确实得到了控制,但从第二年起,就逐渐恢复往年的水平。再往后便开始反弹。

还有人抓准时机,狠赚了一笔。

要知道,美国可是被好几个蒸馏酒大国包围着的。加拿大的威士忌、加勒比海的朗姆酒……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运输手段和能力,让私贩钻入美国市场就可以了。即使价格疯涨,“饥渴”的美国人也绝对会购买,巨大的利益就在眼前。

果然,禁酒法一下发,私贩们就开始在全美的各个城市里暗中活动了,主要集中在黑帮组织身上。HBO神剧《大西洋帝国》中有一大段讲述的是禁酒令期间,美国黑帮从爱尔兰走私威士忌的历史。

在底特律,从加拿大进口的酒被“紫色黑帮”控制在手。在纽约,意大利裔移民建立了五大家族,都是禁酒反对者,也一直处于能喝到酒的状态。

在芝加哥,有着“疤脸”绰号的阿尔·卡彭(Al Capone),成立了管理市内酒流通的黑手党组织“Chicago outfit”。

没多久,卡彭就因为“犯罪”而致富了,据当时的资料显示,他的年收入高达6000万美元。随着贩卖规模的扩大和复杂化,黑帮们也开始有组织性地团结起来,雇佣了自己的律师、酿造者、船长、卡车司机等等。

甚至收购了停产的酿酒厂,开始自己制造私酿酒。

“ Misty taste of moon shine
Tear drops in my eyes
Country re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a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

在这首传唱度很高的乡村民谣里,John Denver描绘了美丽的弗吉尼亚风光,写的是思乡情怀。但"moonshine"这个词, 在美国禁酒令时期,其实是个暗号,指的就是私酿酒。

当时,私酿的威士忌都被装在小木桶里, 以区别于政府公酿的大桶威士忌,于是小桶和大桶的提法,就成为私酿与公酿的代名词。并且,私酿威士忌大都在深夜人不知鬼不觉时出笼,故美名为“月光威士忌”,也就是上面说到的moonshine。

这种产生于权威压制,带着一股浓浓的反叛精神的烈酒,充满了悲壮的浪漫感,给当时的人们很大的鼓舞,苏格兰18世纪诗人彭斯(Robert Burns),不就有这样一句名言吗:

“自由与威士忌同在。”

当然,好的也就算了,各种各样的劣质原料生产的“垃圾酒”也层出不穷,滥竽充数的一大把。

最麻烦的是,黑帮组织最开始还是各玩各的,仅限于当地的小范围。但是,势力开始扩大之后,就会产生对立和纷争,枪击,爆破,杀人等暴力事件开始频繁发生……

■ Jazz Age和Flapper

从结果来看,禁酒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大城市,喝“私酒”反而成为了一种风尚,在越来越开放的新城市文化影响下,“禁酒”仿佛成为了笑柄。

拿纽约市来说,1920年禁酒法实施前,全市共有1万5000家酒馆,但法案通过后迅速激增。正确的数量众说纷纭,但估计是在3万2000到10万之间,大多数,还是地下酒吧。

卖便宜酒的简朴商店,卖鸡尾酒、带爵士乐演奏、舞蹈演出等精致的夜总会……各种各样,百花齐放。

私酒横行的1920年代,被称为“Jazz Age”。这个词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年)的作者,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创造的,盖茨比这本小说的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这个时代,女性获得了参政权,开始享受自由,排除了旧的社会习惯,被称为“Flapper”(疯丫头)的她们,把头发剪短,身穿超短的宽松裙,抽烟喝酒又跳舞,大力讴歌反禁酒……推行禁酒的主力军之一已经不负存在。

再回头去看妇女组织WCTU当年为了推行禁酒的各种“努力”,是不是像个笑话?

菲茨杰拉德形容Jazz Age为“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人们徜徉在享乐主义的乐园,追逐着梦想和未来,也迷失在繁华的都市和诡谲的时代洪流中

■以大失败告终的“高贵的实验”

与此同时,大量爱尔兰&加拿大的走私威士忌进入黑市,美国一半以上的蒸馏厂被迫永久停产,政府也失去庞大的税收。

黑帮团伙收买了当局,阻止秘密贩卖是不可能的了,都市的舆论也转向了反对禁酒法。1927年,这场“高贵的实验”几乎就已经宣告失败了,需要做的只剩下修改宪法。

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富兰克林战胜了现任的胡佛,局势彻底发生了变化。1933年2月,上下两院通过修正第21条的方案,同年12月之前迅速获得各州的批准,修正第21条废除了修正第18条,一场“高贵的实验”彻底宣告结束。

当时,国家正好处在经济危机中,酒精的税收还起到了缓冲作用。总之举国欢腾,“Happy Days Are Here Again”、“Cocktails for Two”等歌曲响彻全国。

■ “最愚蠢”的法令

说回威士忌,最心痛的,当然还是美国本土的威士忌产业受到的重创。浮浮沉沉的美国威士忌,直到21世纪初,才算彻底稳固了自己在世界威士忌市场的地位。

其中黑麦威士忌可能早就出人头地了。

在17-19世纪,黑麦在美国很流行,算是人见人爱的流行饮品。但是在美国禁酒令时期大幅削减,消失了很多,被波本压过一头,直到近十年才渐渐复苏。

对苏格兰酒厂的影响从某方面来说,也很是毁灭性的。至少对于坎贝尔是一段想要试图淡忘掉的历史。19世纪,繁荣的坎贝尔产区迎来萧条期。

美国的禁酒令成为压死坎贝尔的最后一根稻草,威士忌出口变得雪上加霜,日益提高的成本和不断下滑的销量让很多小酒厂主难以维持经营。

20世纪20年代末,只剩下一家酒厂Ricchlachan还在运作,然而这家酒厂也并没有坚持多久,1934年便关厂。

好在之后有三家酒厂重新开张,并生产至今。

■ 给“他人”做嫁衣

当然,积极的影响也有,比如”趁虚而入“的加拿大威士忌。

可以说加拿大威士忌能有现在的繁荣局面,背后的推手正是邻近的美国。禁酒令颁布后,美国国内对于烈酒的需求却不降反增,加拿威士忌立刻逮住了机会,许多厂商甚至开发出专用于“偷渡”的威士忌包装。

一些酒厂也借此机会将加拿大的威士忌走私到美国,牟取暴利,另一些精明的酒厂,囤酒待售。等到1933年禁酒令废除,大量的加拿大威士忌已经疯狂涌入美国,一举占领了市场,成为最大受益者,直到现在。

其次,就是“拉弗格”了。这个常被饮者评价为碘酒、消毒水的苏格兰威士忌,正好让它在禁酒令期间,被当作“药酒”获准进入了美国市场,也成为此时期唯一能出现在市场上的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成为彼时最大现象级事件。

估计当时的美国官员也是被那股浓浓的碘酒药水味给迷惑了吧。

关于禁酒令就先聊到这里了,再深扒,就要牵扯出很多非我专业领域的知识了。

酒这个东西确实有两面性,历史上不少国家都明令禁过酒。比如1914年到1925的俄罗斯,1916年到1927年的挪威,1914年到1955年的瑞典(实施配额制度),以及1915年到1922年的冰岛……以及现在还在禁酒的几个伊斯兰教国家。

单拿美国禁酒令来看,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出现有很多历史、文化残留的因素,也不能忽视它在某些程度上对酒类产业的积极影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笑它荒诞、愚蠢。

不论怎样,如果现在有任何一个国家禁酒,那我肯定是一天都不想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