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消失的苏格兰“最古老”威士忌,是收藏级威士忌中的潜力股

2021年02月20日 阅读 38391
关注

前几天,一款小磨坊43年至信典藏“天时版”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以阿里拍卖的形式发售——

整场拍卖为期24小时,原定于1.27日12点结束,临近结束有三位竞拍者进行了胶着的竞价,延时8次,最终,这款43年的小磨坊于12:37分以168000元的高价成交!

说实话,这个价格我一点也不意外,甚至有点欣慰。从过往产品的流通信息来看,小磨坊在二级市场上的拍卖价还要远远高于这次的价格。

我一直觉得,小磨坊是个被严重低估的收藏级威士忌,且潜力巨大,因为它身上有个标签,叫“消失的酒厂”。

看我文章比较久的朋友都知道,在我的威士忌字典里,一直有一个特殊的品类叫“消失的酒厂”系列。

消失的酒厂就是指那些已经宣布“关厂”的。“关厂”和“休厂”可不一样,出于成本管控和原料等各种因素,不定期“停工休息”的酒厂不少。但“关厂”,可就是永远停工的意思。工人该散散、酒窖该毁毁、设备也该卖卖……

这些酒厂关门的原因五花八门,概括起来基本上就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

比如,二战及美国1920~1933年的禁酒令导致超过50座酒厂被迫关闭或休停;70年代尾到90年代初,石油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重挫,又有多达22座酒厂纷纷关厂。尤其在90年代前,Single Malt一直没得到重视,导致了很多认真酿酒的蒸馏厂成为了遗珠。

而且,物不仅依稀为贵,还以质为贵。市场验证了,这些沧海遗珠不光徒有其史,还后知后觉地被发现酒质极好、风味特色又鲜明,热门起来也就并非偶然。

以至于现在随时说起消失的酒厂,大家还是会像触了电一样,立刻两眼放光。

不过相比于已经成为壕热门的Port Ellen、Brora、Rosebank……其实,现在更值得入手的“关厂酒款”,反而是我今天要讲的Littlemill。

有证可拷,苏格兰威士忌酿造的行业“序章”

1772年,克莱德河畔的博令城,诞生了苏格兰最古老的持证威士忌酒厂——小磨坊(Littlemill)。

小磨坊附近的宝林湾,发达的水路可以让威士忌一路直抵格拉斯哥并转运到世界各地

它的前身是邓格拉斯城堡里的一家老啤酒厂,这里从14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制作蒸馏酒。

直到1773年11月2日,小磨坊正式成立的第二年,在敦巴顿基层法院法官记录中显示,小磨坊的所有者罗伯特·缪尔(Robert Muir)获得了英王乔治三世政府颁发的首个“准许零售应税烈酒”的许可证。

官方文件中清楚地显示对小磨坊的记录

彼时,在没有执照的情况下零售蒸馏酒属于非法私酿。因此,小磨坊被授予的是首个准许在同一个经营场所蒸馏和零售威士忌的执照,这标志着它成为了苏格兰首个持照威士忌酒厂。

1823年,小磨坊由简·麦格雷戈(Jane Macgregor)女士执照,小磨坊又成为了世界上首家由女性持照的蒸馏厂。可以说,小磨坊曾创造了多个“行业首次”。

身着“最古老”蒸馏厂光环,却始终走在创新的最前沿

时间来到了20世纪初,在短暂关闭两年后,Littlemill于1931年被美国化学家及企业家的Duncan Thomas收购并重新开放。而且在这个“门外汉”的带领下,酒厂开启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

他先是改进了发麦工艺,修建了带有两个通风塔的麦芽间,然后把小磨坊使用了一百多年的低地传统三次蒸馏转为二次蒸馏,并在1950年代设计和安装了新的直颈壶式蒸馏器。

这种蒸馏器保留了铜制的壶身,但取消了天鹅颈,取而代之的是笔直的精馏塔。

这种直颈蒸馏器内置有17个精流塔板(rectification plates),并在蒸馏器顶部放置了一个环状冷凝器,以便更好地控制蒸馏过程。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罗曼湖“特殊直颈蒸馏器”,是小磨坊精神的延续,也是罗曼湖酒厂的独门秘器,经它产生的桃子、梨子、苹果和柠檬等鲜果类香气受到大部分威士忌爱好者的欢迎。

通过调节这些塔板,攫取不同的分馏点,小磨坊可以生产三种不同种类风格的原酒:一种精致轻盈的传统低地风格威士忌和两种实验麦芽威士忌——重泥煤风格的“Dumbuck”和被称为“Dunglass”的醇厚型威士忌。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小磨坊仿佛成了苏格兰威士忌的一面旗帜或者说是逆风翻盘的写照。

一方面其特征明显的花果香和香草奶油被烙上低地经典风格的代表。

另一方面,因为不断创新,小磨坊拥有当时独一无二的酿酒工艺,也让这个险被历史遗忘的苏格兰威士忌的开创者焕发了新的生机。

难逃历史跌宕,220多年的时代先锋陨落

当然,酒厂的兴衰一向与全球政治、经济挂钩。即使再小心翼翼,也未必可以安然无恙趟过苏格兰威士忌动荡不安的历史长河。

自建厂的200多年时间里,小磨坊经历过十几次易主,只有酒厂那面雕刻着建厂年份数字的“1772”石墙始终矗立在那里,见证了酒厂的兴衰。

在80年代的威士忌市场寒冬中,小磨坊风雨飘摇。

直到1994年,随着最后一次易主,酒厂陷入了永久的沉寂。小磨坊的蒸馏器被拆除到了罗曼湖酒厂,只剩两座1817年沿用至今的厂房。

2004年的一场大火,彻底烧毁了小磨坊的其他设备,从此再也无法生产一滴威士忌。万幸的是,酒厂极少量的窖藏被保留下来,幸免于难。

虽为传奇,却并非是触不可及的遗憾

小磨坊的辉煌并没有随着酒厂的烧毁而湮灭,反而浴火成为传奇,在众多消失的酒厂中成为让人魂牵梦绕的一个。

Michael Henry

近年来,在小磨坊所属的罗曼湖集团首席调配大师Michael Henry的亲自操刀下,小磨坊的珍稀窖藏得以以极少限量的形式释放,让这间有着200多年历史的酒厂与当下繁荣的威士忌市场间始终保持难得珍贵的联结。

由于目前存世的小磨坊酒桶不多,所以Michael Henry每年只能从原酒库中精心挑选出3~5桶,并将灌装和发售的数量严格控制在极少的数量以内,每瓶都带有沉甸甸的历史质感。

可以说,每推出一瓶小磨坊单一麦芽威士忌,都是世间绝无仅有的珍酿。

2015年开始,品牌还每隔两年分别限量发布了其私人窖藏系列Private Cellar Collection25年、27年和29年三个版本。

这个高年份系列除了向最纯正的小磨坊酒厂的风格致敬,也给威士忌资深爱好者提供了品尝威士忌历史的机会。

其纯净雅致的酒体,萦绕唇齿的花果香,极其悠长的尾韵,都是遗世而独立的罕见风味。包括Jim Murray在内的顶级威士忌大师们,都为陈年后的小磨坊威士忌能达到如此境界而感到惊叹。

2018年,小磨坊酒厂还发布了彼时桶龄最老酒款——小磨坊40年,限量发布250套。这款酒如它包装上的星斗一样,闪着耀眼的光芒。

就在本月,小磨坊43年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至信”系列重磅发布。

该系列酒款是小磨坊酒厂建厂以来发布的最高年份酒款,酒液蒸馏日期可回溯至1976年10月4日,分为典藏版与珍藏版两个版本。装帧不同,酒液相同。

先说说我对小磨坊43年的品鉴感受:

闻香:松脆的青苹果,鲜美的葡萄柚,香浓的桂花和生姜;

口感:新鲜而充满活力的水果——香气扑鼻的菠萝、水蜜桃、酸橙和柑橘。有融化的红糖甜味以及干皮和奶油香草味;

尾韵: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醋栗和西瓜味久久萦绕唇齿间,随后是温暖的肉桂和肉豆蔻香料味。

小磨坊43年“至信”典藏版全球发布4套,此次中国首发,国内的威士忌藏家获得了极其宝贵的两套配额,均以拍卖形式发售(“天时版”已经拍出,中国区仅剩的一套典藏地利版将在节后进行送拍)。

由于采用单独造型设计以及配套的和小磨坊酒厂同时期的18世纪古董级别水晶酒杯,综合造就了这4套中的每一套都是绝世孤品。

小磨坊43年至信典藏“天时版”

在中国发布的两套小磨坊43年“至信”典藏版,分别取名为“典藏天时版”和“典藏地利版”。

小磨坊43年至信典藏“地利版”

其瓶塞均是特别定制,分别取材自小磨坊酒厂经理办公室天花板上的石材、地板上的木材,其自身材质亦承载着一段悠久的苏格兰历史。瓶塞外部镶有黄铜外壳,下方装有水晶柱,精巧别致。

至信典藏版纯手工打造的工艺外箱令其更具收藏价值——

箱内的水晶酒杯均是古董级别的珍品,由人工吹制而成,雕刻于18世纪乔治三世时期,和小磨坊诞生于1772年的起源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遥相对应。

典藏版内附的4对古董水晶杯各不相同

套装中的水晶酒瓶也都雕刻了与之其内酒杯相同的图案,打造出无二的组合。

除典藏版以外,小磨坊43年“至信”系列另有珍藏版,全球限量发行250瓶,国内只有30瓶配额面向藏家发售。

小磨坊43年至信珍藏版

珍藏版套装中附赠一枚定制瓶塞,取材自小磨坊遗迹中寻回的天然砂岩,因此每块定制瓶塞都会有一些天然的颜色差异。

还记得我以前跟大家分享过到底什么样的威士忌才适合用来收藏吗?关于收藏威士忌的选择,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建议是:酒厂ob+高年份/特殊题材+限量。在此基础上,我的建议是加上知名度高或关厂的品牌。

小磨坊43年就是这样一个符合条件的终极答案。

消失的酒厂价值自不用说,稀缺性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威士忌可以作为“奢侈品”被用来长线投资。

虽然小磨坊还有多少剩余酒桶我们不得而知,但存量持续减少是的,而且从释出的收紧程度看,一定不会太多的。这也是小磨坊能成为国际收藏家争相收藏的稀世珍品的原因。

其实,每每讲到消失的酒厂我也会呼吁,这些关厂威士忌虽然看似价格持续飙涨,但购买时可以不要单纯以“投资”角度出发,而且必须确认风味够喜欢才有意义。

但有人听得进去吗?没有。

但凡是个资深威士忌爱好者,消失酒厂的名字一定能如数家珍,而且面对这些名字,大概率会捶胸顿足,惋惜十年前为何没入手一瓶。

这些酒厂的威士忌价格年年水涨船高,翻倍是常有的事,还人人竞相争购。

毕竟量不多,喝一瓶少一瓶,甚至有天会彻底绝版。所以小磨坊这种具备高品鉴价值的收藏级潜力股,自然是容不得“再观望观望”的。

消失酒厂的威士忌就像一本翻开的老旧日记,一字一句都温暖真诚,还透露出些许生不逢时的遗憾与没能等到的期待。

对于有能力触碰到这些威士忌的人,我只有一个建议,且喝且珍惜。况且,这些古老的灿烂遗产,意义还并非只有“喝”这么一条。

最新评论

  1. 大王 says: V1

    对于酒类知识国人知道的还是太少了

  2. 王多多 says: V1

    估计是没机会尝到了

  3. Leehanum says: V1

    杯子好像都挺好看

  4. 陆一 says: V1

    学习了,每次都能学到不同知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