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层#
几乎在每一栋超高层的建筑顶上,都会有不可或缺的一个楼层:观光层。
在纽约,摩天大楼林立,观景台也有着激烈的竞争,近日纽约最高、角度最佳的观景台,即将在 KPF 设计的大厦顶层向公众开放。
Summit One Vanderbilt 观景台位于总高度为 427 米的范德比尔特一号(One Vanderbilt)大厦的顶上四层,面积总计 6038㎡,室内设计是由 Snøhetta 设计完成。
观景台将于 10 月 21 日向公众开放,现已开始销售门票,成人票 39 美元起,夜晚的票价也比白天的贵 10 美元。
01 差异化体验
区别于普通观光层只在一层来布置平面,这个项目将室内外全部联通起来,让观光体验更加立体。
在设计之初,设计师们游遍世界观察了很多的观景台,并意识到几乎所有的观景台都是被动的、缺乏互动的空间,除了站在高处看风景,再无其他。
于是他们开始思考,想要设计出具有互动性、时刻变化、总是能够带来新奇体验的空间,并留意寻找那些具有改变「空间能力」的艺术家,最终与艺术家 Kenzo Digital 达成共识。
Kenzo Digital 为观景台设计了的艺术主题为「Air」的沉浸式的感官空间,可以让游客像参加艺术展览一样游览观景层。
02 共享空间
这一设计的中心主题是「反射的思想」,混合了声音、灯光和空间设计的整体感官体验。
看似简单的设计,却创造了一个由镜子组成的复杂环境,给人以无限空间的想象。
这里也被称为「最身临其境的观景台体验」,在整个空间中,你所看到的不仅仅只有一个视角,而是多面的、多维度的空间▽
这个观光层还最大化地利用了共享空间,一个圆形的镜面洞口,让身处楼上、楼下的人们在这里产生互动。
03 空中平台
更刺激感观的还有第 92 层被命名为「sky boxes」的空中平台,该平台从大厦的正面向外伸出去,通过透明玻璃地板可以直接看到脚下的麦迪逊大道(Madison Avenue)。
空中平台可以总承重高达 12,000 磅,按体重为 200 磅的成年人来计算,大约可以同时容纳60个成年人站在上面观景。
这一处的设计叫「悬浮箱」,游客们站在 324 米的玻璃地板上,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高度」带来的刺激与凌驾于城市之上的疯狂。
在这里更能拍出惊艳朋友圈的照片▽
夜晚的观景台,抬头看顶部的点点灯光,犹如浩瀚宇宙中的漫天繁星▽
利用简单的反射的视觉效果,展开有趣又奇妙的互动▽
人群聚集时,整个空间就成了一个万花筒,游客随意走动、旋转,都能带来好玩的视觉变化。
玻璃观景台上方的露台▽
大楼内除了有可以寻求刺激感的观景台等景点外,还设有北欧主题的休息室、餐椅、酒廊和食品摊位。
室内餐厅▽
露台转角处的 Aprés 咖啡馆▽
04 外挂观光梯
从高空露台出发,这里是观光体验的最后一站:「外挂」的全玻璃电梯,乘坐时就仿佛漂浮在空中,给游客极致的刺激体验
当你乘坐大厦的透明玻璃电梯,达到 365 米高的观景台,在晴朗的天空下将全纽约的美景尽收眼底,是怎样的一种愉悦体验。
05 建筑设计
One Vanderbilt 是由 Kohn Pedersen Fox(KPF)设计的办公摩天大楼,具体坐落于麦哈顿 42 街、43 街、麦迪逊大街和范德比尔特大街之间。
在项目设计的前期,设计团队通过数据分析构思了多种不同的体量方案,还从纽约市的黄金建筑时代、克莱斯勒大厦与帝国大厦等标志性塔楼中汲取的灵感,最终构成了现在的塔楼设计。
作为一个长方形的锥形尖塔,这种标新立异的斜顶设计更是赋予了高层建筑一种新的创新性。
2022 年大楼的地下层将与中央车站东侧出口间相连,从中央车站直接进入大楼,让出行变得更方便快捷▽
为了呼应建筑旁侧的中央车站,设计团队在大堂天花板和立面之中应用了一种与其类似的砖石材料,在玻璃幕墙中构成了自然的线条和明亮的肌理,与中央车站的色调也很呼应。
建筑师还在塔楼的底部运用了一系列的斜角切割手法,与中央车站产生视觉联系。
在塔楼立面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和波士顿 Valley Terra Cotta 共同合作,通过一系列的模型在真实环境下进行测试,最终构成了与中央车站以及曼哈顿历史建筑的温暖色调相协调的陶瓷釉面砖。
项目团队共测试了 300 多种釉面和型材的组合方式,以确保大楼立面与中央车站以及曼哈顿历史建筑相互呼应的同事,还能完美应对其所遇到的各种室外光照情况。
排列有序的玻璃表面在光线的照射下,精致而又动感▽
室内,除了大堂和娱乐空间外,其他全部都是办公空间,总面积加起来约为 16 万平方米。不仅如此,每一层的内部空间都是无柱设计,四周的玻璃幕墙设计还提供了 360 度全方位的城市视野。
大楼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