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建筑与西装,结构与时尚 | 杂谈

2022年04月14日 阅读 39778
关注

西装客中有一大批专业人士,金融人、律师、音乐家,最近很多室内设计师和建筑师都希望聊一下贝聿铭先生的着装,我对建筑界了解不多,尝试就事论事给希望看到这个话题的朋友解个渴。

“柯布西耶时尚”

讲贝聿铭先生得先说说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瑞、法双重国籍,定居法国),1935年,柯布西耶在麻省理工报告厅的分享活动,被贝聿铭认为是他“建筑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两天。”

他受柯布西耶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除了建筑之外,着装显然也是其中之一。

Le corbésier

一丝不乱的发型、鼻梁上经典的黑色圆框眼镜,以及花样百出的领结,和一套套优雅的西装构成了柯布西耶极具辨识度的个人形象。

他对服饰与时尚一直投入有意识的关注,1920年代,他开始用外祖父的名字 Le corbésier 作为笔名,之所以如此选择,也是追随当时法国艺术圈的某种时尚。

除了规划自己的“工作服”之外(守林人夹克至今依然深受法国政商大佬喜爱),他亲自设计的眼镜一度成为建筑界的绝对潮流,菲利普-强生、路易斯-巴拉甘、路易斯-康等一众大佬都是类似造型。甚至直到现在,一些崇拜大师的年轻建筑师依然将之作为一种心照不宣的符号。

贝聿铭先生从年轻时候的细圆框眼镜很自然地发展到偶像同款,便可见柯布西耶时尚在一代建筑师中不可忽视的影响。

不过细心分辨,到他老年的时候,佩戴的不再是纯黑框版本,而是一副玳瑁花色的同款,也是经年累月了解自己之后的选择吧。

剪裁精美的西装

西装是结构化服饰的高峰,在这一点上,和建筑应有显而易见的相似灵魂。建筑师对着装的认识往往颇为深刻便也顺理成章了。

最重要的求学时代几乎完全在美国度过的贝聿铭先生,着装体现的却更多是英法的精美剪裁,而非美式实用主义。柯布西耶影响不可小觑。

漂亮的肩袖,微微卷过扣位的驳头,结构性的风格中带有法式剪裁的精细和点到即止的手工感。

大驳头,又高又小的袖笼,大衬衫领和颇具质感的领带,带着70s的十足摩登。

贝聿铭先生整体上钟爱颇具高级感与专业性的中灰色调,求学的30~40年代,事业日隆的70后半到80末的时代痕迹非常明显,都崇尚较大的驳头、漂亮的肩线与饱满的胸部结构,服饰多为素色或不明显的条纹,线条流畅明晰,着身轮廓感相当强。

衬衫、法袖、Ivy & ……

贝聿铭与两位公子

以蓝白为主的素色衬衫构成了贝聿铭先生日常工作的主流,剪裁习惯相当老派——领袖非常精神,大身几乎没有什么fit(马甲时代的特点之一),小领子是万万不可的。

穿其他休闲花色的时候基本不会搭配灰蓝,卡其到棕色的套装明显比蓝套装要多,大领片的OCBD扣领衬衫算是Ivy标配单品了。

钟爱双层法袖这点可太不美国了,极简的黑色圆形袖链带着几分和圆框眼镜相同的意趣。

袖链往往两端对称,不分前后,由于中间是软软的链子而非袖扣那样的硬直五金,所以佩戴比较麻烦,传统上需要妻子或仆人帮助,曾是已婚富有男性的一种象征。

有质感的素色领带占据了大部分工作时间,年老后光泽度更好的领带和带有花色的品类也多起来了;至于领结,谁还不是个柯布西耶粉呢?

好友陈从周的女儿在回忆录中这样写贝聿铭先生:

“那张年轻时放得进拳头的大嘴笑得合不拢了。”

与好友陈从周(左)、赵无极(中)

当一群穿西装打领带又都戴着圆框眼镜的建筑大师站在一起,你怎么能认出哪位是贝聿铭呢?很简单,笑得最灿烂的那个就是他。

有时候,甚至在活动照片的角落里,都能找到他的笑容,似乎无时不刻都是笑着的。
在建筑师这样焦虑且极易超时工作的群体里,贝老的笑容让人格外印象深刻。

从年轻时代就从未消失的笑容可能才是他最难得的天赋吧。

其实观察一个人的着装(或其他别的什么)有很简单的逻辑:
看他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流行什么。
看他的榜样,对他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是什么样的。
关注他事业发展期和黄金时期的社会流行。
这篇文章便是集合贝聿铭先生求学时期的社会流行,行业前辈柯布西耶的影响,美法两国的经典元素与事业发展期70~80的时尚痕迹写成。素材有限,就图论图,希望能帮助喜欢这位爱笑老人的朋友,了解他的其他侧面。
想看其他有趣社会人士的着装分析,可以大胆建议,碰上有料素材又足够的,我会写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