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设计师,我们可能会想到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山本耀司,或是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隈研吾、矶崎新、妹岛等等,但其实在日本有很多设计师,他们并没有那些大咖那么著名,但他们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一直不断坚持研习。
几年中,我们分享了上百篇日本设计师的店铺设计作品,他们或在创新,或在致敬传统,或者只是一种关于设计的态度,都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基于此,我们有了这个系列内容的想法,每期带来一位日本空间设计师,分析讲述他们的作品风格和人物故事。
在中文的搜索引擎中,他们的信息寥寥无几,看到这些优秀设计师在国内还鲜为人知,成为了我们整理、分享的动力,同时,也希望大家在阅读完每一篇后,能有如获“宝藏”的欣喜。
VOL.07 长坂常
01|
空间与品牌
最近几年,层出不穷的新兴品牌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品牌间斗争的战场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店铺设计同样成为了它们展示风格和理念的重要媒介,像我们熟知的茶饮品牌喜茶、护肤品牌Aesop,便热衷于和不同的设计事务所合作,塑造出“千店千面”的独特印象。
品牌与空间设计的交融中,不仅让品牌的格调上了一个档次,还极大地推动了店铺设计的发展。在消费结构转型的当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不仅是产品,其所在的环境,同样构成了消费的重要部分。
今天要介绍的设计师,可谓成就了空间与品牌完美融合的一段“佳话”,他便是Schemata事务所创始人、日本新锐设计师——长坂常。
02|
与蓝瓶咖啡的不解之缘
许多人认识长坂常都是因为这样一个标签——“蓝瓶咖啡的御用设计师”,不同于喜茶、Aesop等品牌与多位设计师广泛合作,蓝瓶咖啡在日本的店铺,绝大部分都委托长坂常进行设计。
自2015年至今,长坂常已经为蓝瓶咖啡设计了18家店,每一家店开业后店门口都大排长龙,在日本一家接一家地爆火。长坂常在开始为蓝瓶咖啡设计店铺前,曾到美国参观他们的实体店,他在参观时迅速提取到品牌的核心——中性风,如何将品牌原有的中性风与自己的风格结合,创造出日本独有的空间感受,成了他在设计初期不断思考的问题。设计的第一家店位于清澄白河,长坂常想要为蓝瓶咖啡呈现的店铺风格,在这家店中十分典型地体现了。
大面积的玻璃窗让空间明亮通透,与星巴克灯光昏暗、适合久坐的环境不同,蓝瓶咖啡不鼓励在店里长时间待着,而是希望顾客在买完咖啡后到室外晒晒太阳,欣赏美丽的景色,同时营造出充满活力的内部氛围。
设计师在二层的楼板也嵌入了玻璃,通过透明楼板,二层办公区的工作人员可以观察到顾客享用喝咖啡,将给予他们工作的动力。同时可以监视楼下的生产情况,出现问题时能立即作出反应。
对许多设计师来说,最兴奋的事莫过于在自己熟悉的街道进行设计,蓝瓶咖啡中目黑店对长坂常来说,就是这样的存在。
13年前,长坂常在这条街道上与朋友合伙建立了一个共享办公空间HAPPA(上期介绍的元木大辅也是创始人之一),要改造的这栋大楼就在HAPPA对面。
2016年,蓝瓶咖啡决定在这里开设在日本的第五家店,并委托长坂常对其翻修设计。
斜向的屋顶是店铺外观最突出的一个记忆点,内部,除了明亮的环境,长坂常还尝试打造一种“平等”的氛围,即尽量减少台阶,消除顾客与员工之间的的主从关系,让双方在同一视平线进行交流。
建筑原先是一个电器工厂,长坂常保留了原有的吊车,作为工业风空间的组成元素,在他看来,翻新不是完全推翻重建,而是新旧建筑两者互相碰撞融合的结果。
“消除界限”是长坂常为蓝瓶咖啡设计店铺的基本方针,这种追求平等的理念具象表现在消除室内的高差上,他强调消费者与店员之间的对等关系,作为设计师,他探讨的,或许也是甲方和乙方间的关系。
蓝瓶咖啡创始人James Freeman与长坂常就处于这样的对等状态中,他们不仅是合作伙伴,更是互相了解的朋友。其它业主在与设计师沟通时,往往会发来几张图片,说“这个很棒”之类的推荐语,而詹姆斯与长坂常的交流,就像在玩一个默契考验游戏。
例如,三轩茶屋店的设计就是从一首歌开始。詹姆斯给长坂常发来一首《esprit rude/ esprit doux》,并附言“就要这种感觉,常,你懂我的”,长坂常在音乐中听到了他想要对比鲜明的空间,于是想到用细腻的白色材质与粗糙混凝土进行设计。
“有时他发过来的不是音乐,而是一张照片。如果按常规做法的话,通常是会不知道应该怎么下手的,但因为我自己也有一些想法,再结合别人提出的看法,就有可能恰好找到自己没想过的方向。”
三轩茶屋店改造前是一家诊所,改造后的空间中,装饰用的捣药缸摆件、透明的塑料搁架,都在唤起这里曾经关于药房的记忆。
除上面这三家店铺外,长坂常还曾在东京一座百年历史的铁路桥下,设计了一家仅25㎡的蓝瓶咖啡店,用红砖墙与桥梁环境相融合。
在横滨的NEWoMan店中,长坂常设计了可折叠的玻璃门,当门打开时,可以拉出一个小休息区。
长坂常还将自己的轻工业风格延续到了首尔。因为不锈钢在韩国比较便宜,在星苏店中,他大量使用不锈钢材质,将工业的硬朗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三清洞店中,将品牌简约的风格与韩式韩屋结合,创造出既传统又现代的双重空间体验。
03|
永不停歇地创造
除蓝瓶咖啡的店铺外,长坂常设计的其它作品也经常在设计界引起不小的关注。
今年2月份,他在东京设计了一家单人办公空间,非常适合独自工作或是短时间内专注于某些任务的人使用。
阶梯状的工作台为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野,桌子正前方设置了可垂直滑动的隔板,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高度,创造理想的隐私度。
常规的办公桌看起来都是统一而沉闷的,但在这个空间里,可以自由更改植物和物品的陈列方式和窗口大小,增添了使用者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今年7月,长坂常将一间古老的仓库改造为新百伦专卖店。原先的仓库是木结构建筑,代表了日本精湛的技艺,根据这一特点,长坂常认为这个项目最重要的是强调其“日本性”。
建筑结构全部被推倒,用混凝土重建了一个极简的外观。内部,长坂常置入了榫卯连接的木框架,传统与现代并置,整个空间呈现出既矛盾又和谐的美感。
Koganeyu澡堂的翻新项目是对旧时生活方式作出新的演绎,Schemata在对其进行翻建时,既保留了分隔男女浴室的半墙这种传统的设计,同时也引入了吸引年轻人的现代配色方案。
一个浪漫的细节是:他做了一个个长长的扶手,连接男浴区和女浴区,“男男女女虽然看不到彼此,但可以抓住同一条扶手,向墙另一边的人倾诉心声。”
此外,在为日本运动品牌DESCENTE BLANC专卖店中,他设计了可升降衣架,创造出新颖的展示方式;在jins眼镜店里,创新运用洗碗海绵当作展示道具;用粗糙的红砖为Aesop打造专卖店。
04|
不一样的“网红店”
长坂常(Jo Nagasaka),日本新锐建筑师,1971年出生于大阪,1998年从东京艺术大学毕业后,他创立了Schemata 建筑事务所,在建筑设计、家具设计等多个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他设计的店铺,总是一家又一家地爆火,通常,我们把这种拥有高人气的店铺称为“网红店”,但仔细想想,他的设计和我们认知里的“网红店”好像又不太一样。
国内对网红店的定义,往往是具有鲜明风格、活跃在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拥有大量人气的店铺。店铺设计上,越另类、越浮夸就越有看头。
这些店铺的走红离不开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比起空间真实的体验感受,商家更关注镜头里呈现的效果,这也使得网红店一词在当下多了几分贬义色彩。
而长坂常设计的店铺,尽管同样具备了高人气,却和那种强调装饰的“网红店”截然相反。
“我认为人们需要一种归属感,才会觉得自己和空间有联系”,长坂常说。
在旧建筑改造的案例中,保留下的器械、重建出相似的结构,新的空间里仍能感知到旧建筑的存在;街道上,它们并非标新立异,而是与环境和谐共处;空间内部,熟悉的建筑材料使得空间十分日常,可以无拘束地在里面活动。
同过去、环境、日常的联系,构筑起长坂常设计的核心——归属感。
长坂常设计的店铺里,高人气的秘诀不是刻意营造噱头和某一风格的复制粘贴,而是从顾客的真实体验感受出发,打造出真正让人舒适、惬意的空间。
图片/来自网络
实习编辑/Aylin
文章写的太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