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Pop-作为日本80年代经济泡沫时候的经典音乐风格,以描述都市、生活、恋爱等享乐主义思潮,整体脱离了社会性的沉重感,呈现出一种对美好时代的幻想,热衷于活在当下,音乐人以山下达郎为代表。
其中 City Pop 音乐的专辑封面也极具自己特色,并以永井博的作品为代表。设计以低像素的风格外加强烈的色彩对比,以及汽车、大海、泳池、夕阳、中产阶级消费、广告霓虹、都市建筑几乎已经构成了 City Pop 风格设计的标配元素。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City Pop 也是一种被插画师定义的音乐”。
Vaporwave-蒸汽波作为当下非常流行的电子音乐和视觉艺术,在2010年左右兴起于互联网社区之后,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次世代青年掀起的一场艺术运动。
这类作品风格主要取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日本流行文化元素,其中包含了都市生活、购物中心、商业广告牌、电子游戏、复古科技、早期互联网等,同时也受到赛博朋克科幻风格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彻底爆发之后,Vaporwave 风格更多是给逐渐被人遗忘的 City Pop 音乐和设计风格,赋予了全新次世代的审美,既包含了怀旧复古氛围,同时也加入了千禧一代的自我思考。
蒸汽波音乐则多采样于八九十年代的日本Funk、City Pop、动漫音乐等,选取各种较为吸引人的部分,或者结合一些动漫原声对白进行制作,带来一种“现代感的纸醉金迷”怀旧听觉体验。
艺术总归都有优劣之分,如何把City Pop和蒸汽波风格玩出高级感,就需要对于艺术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品位积淀。
看腻了互联网上各式水平不一的设计风格,今天我们就通过来自印尼,现长居新加坡的动画设计师和插画师 Ardhira Putra 的作品,来一起打破蒸汽波与 City Pop 音乐从听觉到完美视觉盛宴的次元壁,话不多说我们先一起欣赏为快。
出生在印尼的 Ardhira Putra 从小就是日本动漫游戏文化的超级粉丝,从《七龙珠》到任天堂以及各类日本电影,无一不为 Ardhira Putra 的审美带来了更为多元化的积淀。这也直接影响到他大学时期专门学习了动画专业。
毕业之后 Ardhira Putra 直接投身广告行业,但无休止的重复工作让他非常厌倦,一直到2018年彻底下定决心辞职,以艺术家的身份进行独立创作,并且制作了名为《Candy》的视频动画作品。
《Candy》整体风格颇有向“抽象艺术之父”康定斯基致敬的意思,借助类似的艺术风格理念,然后将次世代蒸汽波元素和个人的兴趣喜好融入其中,最后结合City Pop式的复古画风,让人十分惊喜。
2019年 Ardhira Putra 受到某虚拟现实公司的邀请来到新加坡工作,因为艺术媒介的不断改变,这也使得他的艺术风格在一直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艺术家的身份,一直到现在他依然觉得这是毕业后最明智的选择,同时也赋予了他无限的创作激情。
Ardhira Putra 非常建议很多艺术或设计专业毕业的朋友,一定要去多多尝试不同的创作风格,此外还需要在毕业后有最少2到3年的系统工作经验,最终你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体系。
此外在创作作品的同时,Ardhira Putra 认为大家一定要学会利用社交媒体来运营自己,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合作以及商业机会。
同时对于自己喜爱的艺术家要刨根问底:为什么这位艺术家就偏爱这种风格呢?只有弄明白这些事,你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对方的作品。
Ardhira Putra 平时只要在 INS 上发现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家,一般都会直接发消息过去,与对方进行交流和讨论,而并非只是单纯的欣赏,他觉得这样才能让他进步的更快。
此外,我们从 Ardhira Putra 早期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他,这些年绘画风格的不断转变。
与印尼不同的是,新加坡让 Ardhira Putra 认识到了国际客户之间强大的文化产业链,从独立品牌到游戏、电影、音乐、动画等无所不含,这也让他的创作视角和风格变得更为宽广自由。
谈起从小到大的艺术创作影响,他个人首推布拉班特公国画家Pieter Bruegel,其专长于描绘居住在乡间的村民生活,相较于当时风行的意大利画派,他的艺术表现手法简明而细腻,且带有很强的故事性。
日本动漫导演汤浅政明 Ardhira Putra 也十分喜欢,汤浅政明曾在1990年担任《樱桃小丸子》的美术设计。1992年在《蜡笔小新》中担任作画监督、设定、原画等。个人风格以画风独特、场面奇幻、分镜卓越而享誉世界。
2001 印尼艺术家 Eko Nugroho 他也极为热爱,欣赏 Eko Nugroho 的作品犹如看到一幅充满华丽点缀和各种形状、颜色、工艺甚至声音的奇幻之旅。
可以看到 Ardhira Putra 之所以能够形成现在的艺术风格,除了不断的尝试之外,还有着多元的艺术品位积累,以及与不同艺术家之间持续性的交流学习,和清醒的商业运营思考。
图片来源:Ardhira Putra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