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5 次元里,我可以 cos 所有人”

2020年11月09日 阅读 33220
关注

日本人高桥信之在 1983 年结合「Costume」和「Play」,创造了单词「Cosplay」。 而在这个概念之前,人们也早已穿上戏服开始了角色扮演。

1939 年的世界科幻大会上,公认的世界头号科幻迷 Forrest Ackerman 和女朋友 Myrtle Douglas 穿着自己设计、充满未来感的戏服走入会场,成为了「角色扮演」文化的早期实践者。

类似的事,慈禧在 1905 年就做过。七十大寿的那年夏天,她扮成了观世音,让李莲英扮散财童子,宫女演龙女,还拍摄了照片作为纪念。

人们为什么喜欢装扮成虚拟角色?我们和厦门神魔井社团团长孤星雪聊了聊。

初中时,谢洁心给自己起了「孤星雪」这个网名,到现在已经用了快 20 年。她在 2005 岁出版了青春魔幻小说「幻梦风灵」,作者简介里写着:

「谢洁心,15 岁的糊涂女孩,成天睁着个睡眼,如鬼魅般在网络和现实中游荡,整天顶着个蓬乱的头发,永远一副睡不醒的样子。网名和笔名都只有『孤星雪』这三个字,嘿,基本上来说没有别号了。」现在看起来有点「中二」,但也算普通人难有的经历了。

那个唯一的网名,最早还出现在了「晋江」之类的网文平台上。一篇「仙剑 3」的同人小说「仙剑奇侠之灵剑传说」,洋洋洒洒 40 多万字,150 多章,难得没有留下大坑的完结网文,是一个初中生在课余时间痴迷那款游戏以及其中人物的最直接衍生品。

当时出版社有意跟她合作第二部小说,网络平台也和她签约,还有几个「坑」等着她填。但因为那部「仙剑 3」的同人小说,她开始在仙剑论坛上活跃,看到厦门本地一个名叫「神魔井」的 Cosplay 社团招新贴。

「如果不是因为 Cosplay,我现在应该会是一名网文作者吧。」
在那之后,填坑的孤星雪被一个刚入门的 Coser 取代。比起用文字表达对一个角色的兴趣,她开始想要直接去扮演。

Cosplay,出发点是热爱,目的是还原。

现代人的日常中,随时都可以角色扮演。小时候看「新白娘子传奇」,披着床单就可以演一场「西湖遇许仙」;万圣节画上妆容,大家也能轻易认出彼此扮演的角色。

但对一名 Coser 来说,扮演并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处处追求细节,还原度是底线。孤星雪参加的第一场 Cosplay 活动,是十几年前在厦门的金秋漫展。社团根据「仙剑 3」的游戏剧情改编了一场舞台剧,她在里面反串爱喝酒的配角司徒钟——鹰钩鼻,个子又高,她扮演男性角色总是毫无违和感。

「那时候没有网购,也没有现成戏服。就拆解了游戏中人物的服饰,画在纸上,去布料市场找裁缝定制。挑选布料,包括细致到扣子这样的配饰,加上手工费,大概三四百块吧。学生嘛,算是差不多能接受的价格了。」

扮演古装人物,她的长发刚好又省去了假发的费用。剧中主角的武器也是由团员们亲手制作:用木板打样,外面包裹上 EVA 材料,加上装饰,看起来也和游戏里没什么两样。

从那个年代走来的 Coser,好像都能身兼数职。既要当化妆师、服装师,还是造型师、摄影师和后期师。扮演时,更要努力进入角色,避免「OOC」(Out Of Character,意为角色做出了不符合设定的行为举止)。

「这个圈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会攻击人的颜值,但还原度不够是一定不 OK 的。」

在舞台剧或视频中自然不必说,漫展中遇到找自己聊天的游客,孤星雪也会考虑当时所扮演角色的性格。高冷的,就沉默,或者几个字回答。活泼的,就会话痨一点。

虽然总是会被原有角色的设定所限制,但从零开始亲自完成每一个部分,Coser 也算是一个创作者了。
「为了还原心目中的角色,一步步做完作品之后,真的能获得不小的成就感。」

加入神魔井之后,孤星雪的周末几乎都在和团员做道具、写剧本、排练中度过。(「初三和高三除外」)对于一个还没有收入,需要「以学业为重」的学生,花费在 Cosplay 上的时间和金钱,在父母那没有一样是行得通的。

「『完全不知道你在干嘛,花时间在没用的东西上,又不能赚钱,不务正业。』,当时会直接这样跟我说。然后就是控制经济啊,不给零花钱。」

那时社团偶尔也接商演,为一些厂家站台。下午的时间,站在那一两个小时,拿到一两百块的收入,大家都还挺开心的。虽然金额不多,但至少可以补贴一点服装的费用。

此外,一群人因为共同爱好凑在一起,为同一个目标付出,不在乎经济上的得失,这件事本来也很难得。

2011 年的杭州漫展,神魔井很早就在分赛区被淘汰。社团里气氛不高,不少人选择退团。剩下的团员不甘心,想最后再搏一把,组一个「杨家将」主题的团,去杭州赛区碰碰运气。

预算不多,也没什么地方买得到铝片,大家就收集易拉罐,裁剪之后缝作铠甲。因为需要自费去杭州参赛,中途有很多人放弃,团员只好一边准备服装一边拉新人进团。「身边的朋友什么的,能拉的都拉来,化妆师当时都被我们喊来扮成了佘太君。」

到了杭州,现场人手依然紧张,连幕布都需要演员自己开合。一波三折进入决赛,孤星雪觉得可能拿不到奖了。

强手太多了,别的团都是八九十号人,他们只有二十多人。隔壁的社团演出『哪吒闹海』,为了呈现三头六臂的效果,光哪吒就有三个。而神魔井的「杨家将」里,杨忠宝和杨六郎都是同一个人演的。

好在大家互相鼓励,顺利结束了演出。接着立刻打包行李,不留任何希望地登上了回厦门的火车。「在车上有人打来电话问:你们人呢?才知道原来我们拿到了那个组别的铜奖。那半年成绩不好,人也不好招。获奖也算是对那段经历的一个纪念了。」

现在搜索神魔井,百科里写着「厦门历史最悠久的 cos 社团之一」。15 年过去,他们在全国大小型比赛上获了不少奖项,成员扩张到 100 多人。

孤星雪成为团长后,定下一些招新的规矩:成员必须要 18 岁以上,「因为小朋友有时分不清主次,天天来玩,很耽误学习。」;有一段时间的试用期,「进团后一直不参加活动肯定也不行,然后就是,最好大家能聊得来。」

并不是所有社团都会有这些规定,但仅凭对二次元的纯粹热爱,大概也很难将一群人长久地聚在一起。

「我没有特别地把它当作一个有经济回馈的商业主体来做,不考虑成本和回收问题,没有占用大家特别多的时间,团员感情稳定,就比较容易保持了。」作出这样有点「生意人」的回答,跟孤星雪三次元的工作也有不少关系。

高中时用 DV 拍摄社团的 cos 视频,再用绘声绘影调色剪辑,孤星雪当时也没想过自己之后真会干这一行。

大学时技术和设备都成熟了不少,她开始接一些商业视频的拍摄。从金融专业毕业后,凭着在学校里积累的人脉,她创办了自己的影视公司,正式成为了一名老板,和导演。

现在她的工作分为三部分:三次元和二次元的影视作品拍摄,和朋友经营一家汉服工作室。除此之外,偶尔还会出一出 cos。

很多人把 Cosplay 归为 2.5 次元,因为融通了现实生活和漫画、动画、游戏,处在两者之间。2.5 次元这个词,也大概可以解释孤星雪的工作和生活,无论怎么看,她都完完全全是个在次元壁之间穿梭的人。

「我有三次元号……但是我不告诉你们是啥。建三次元号的目的就是不想同事和合作方来看微博,结果发现片场严肃的导演,其实是一个二次元沙雕。」她在「神魔井-孤星雪」的账号里发过这样一条微博,粉丝纷纷留言,期待她切换错账号的那一天。

「沙雕」当然是开玩笑,在她眼里,二次元和三次元,只是自己生活中的两个圈子。同学,同事,家人,三次元。同好,二次元。就像一个爱打羽毛球的人加入了相应的社团,获得了相应的朋友,一样简单。

「如果非说有什么区别的话,二次元是有一点排外的,是不是同好或者是圈子里的人,几句话了解一下就会知道。大家也都挺宅的,有点社恐,不是同类的话,就不太爱讲话。」

但漫画影视剧中对二次元宅男宅女的描写,孤星雪觉得还是有点夸张了。她接触到的社团里的一些「小朋友」,最初可能表现出了明显的二次元属性,但进入社会之后,思想逐渐成熟,那种切换好像也更自如了。

大概每一个三次元的社会人,都会在某个地方找到自己的舒适圈吧。无论那里是否和二次元相关,能和一群谈得来的朋友聊天,共同完成一些别人看起来无意义的事,从中获得成就感,生活应该也会轻松一些。

文_yini|图_孤星雪、神魔井、网络

最新评论

  1. soleeee says: V1

    中国的COSPLAY,确实不敢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