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酒的地方就有评分。”
威士忌发展至今,不得不承认,几乎每一瓶酒都会从各种维度被人评测并加以量化。
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会不自觉的根据评分高低来挑选威士忌。
比如之前给大家介绍过的WWA世界威士忌和IWSC国际烈酒竞赛,就会每年聘请一堆专业品鉴人员,来给众多威士忌评出个高下。
这样的评分就如同应试教育,多数时刻都是分数见真章,提供给更多人不出错的选购建议。
但你有没有想过,威士忌的分数真的有那么大的参考价值吗?
稍微关注这个事儿的朋友一定知道,网上对此一直有诸多讨论,有支持者认为简单易懂的评分减少了我们的选购难度,也有反对者认为威士忌从来不存在标准答案。
这些的声音细究下来都不无道理,我自己也承认一些评分很高的酒款,品尝下来多少有点不尽人意。
比如2016年威士忌圣经评选出来的全球最佳,是一款来自加拿大30美元一瓶的Crown Royal Northern Harvest Rye。
没有看不起便宜威士忌的意思,只是尝过这款加拿大黑麦威士忌的朋友都知道,它的好绝对配不上“全球最佳”,在黑麦里都算不上。
但评分与实际体验之间的差异,真的是威士忌分数制的错吗?
其实在1989年以前,给威士忌评定等级还十分模糊。
直到一本名为《麦芽威士忌伴侣》(Malt Whisky Companion)的出版,其中引入的威士忌评分概念才走进大众视野。
这本书中的打分系统很有意思,首先作者认为每一杯威士忌仅仅因为它的出现,就值得拥有50分起始分。
书中还解释了作者自己的测评尺度,味道口感等等这些对应到每一杯威士忌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分。
满分100分,最终得分判断出不同威士忌之间的区别。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书中解释的尺度,来知道一杯威士忌的特点。
但如果细究下来,这个系统也让我满头问号。
就比如一杯威士忌被作者打了80分,那表面上看是100分中拿了80分的高分。
但要知道不论什么酒都有50分的起始分,扣掉这50分,80分也只相当于从百分制的剩余50分中拿到30分,一个及格分。
换算成百分比更清晰一点,前者是80%(80/100),后者又变成了60%(30/50),这样的数学bug就有点令人困惑了。
在《麦芽威士忌伴侣》出版的14年后,Jim Murray带来了他的威士忌圣经和全新的计分系统。
Jim认为一种威士忌的品质可以从四个特征中定义和评判,分别是嗅觉、味觉、余味和平衡,每个特征满分25分,最后求和得出一个最终分数。
在Jim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大范围、多样化的得分范围。而这样操作下产出的酒单,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着威士忌爱好者们的选酒方向。
甚至一大部分人习惯性认为威士忌必须在《威士忌圣经》中达到85分以上,才算进入威士忌世界的上流社会。
不得不承认,和前辈不管什么酒先给50分保底的特点相比,Jim的评分机制确实更有效的利用100分的分值,进行加分减分。
只是,这样子虽说避开了数学计算上的误差,但依旧没有解决威士忌百分制的最大问题:太主观。
没错,我们永远不能逃避的事实,就是对于味道的评判很难统一。
无论什么食物饮品,都很容易出现两级分化的态势,从比较常见的臭豆腐、螺蛳粉这些就能看出一二。
毕竟口味的高低,永远不是一言堂,一千个人眼里永远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当然,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反对给威士忌打分。
事实上,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也经常对威士忌进行点评,我有自己的一套评分体系,而我的打分也只与我的味觉有关。
我的偏好也反映出了我对威士忌的见解与经验,但这些都是不可以转让的。
从这一点出发,有两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基于别人的评分来赞美或谴责威士忌是有点危险的:
1、经验会影响评分。一个喝了20年威士忌老饕和刚喝6个月的威士忌小白,对同一款酒的看法会有很大不同。
经验会在一定程度带着人跑,先入为主将酒的风味局限住。
2、被放大的期待值。相信很多喝威士忌的人都有过同样的经历,他们在Jim的《威士忌圣经》中被种草了一瓶得分很高的威士忌,然后立刻下单同款。
但满怀期待品尝后,却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这时候内心的困惑会盖过品尝威士忌本身这件事,你只想在内心质疑:Jim是不是打错分了?
事实上,他没有错。Jim的分数是Jim的分数,你的分数是你的分数。
时至今日,对于威士忌的评分机制也一直在改变。
比如号称“酒界奥林匹克大赛”的IWSC 国际葡萄酒暨烈酒竞赛,就扩大了评选团队,400个人耗时7个月进行盲评,还加入了科学严谨的化学成分和微生物分析。
最终结果也采用了金银铜牌的评分标准,让每款酒不再拘泥于百分制的圈。
给威士忌打分到底有没有用?我想这没有一个绝对的对或错。
与其追逐分数,不如多看看分数背后的风味描述。去感受,去体会,逐渐建立自己的一套标准。
百分制的评分是一个参考,能让我们在选酒的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但喝威士忌更应该在意它的味道,过分关注数字总归是要失去一些乐趣。
喝威士忌更应该在意它的味道
看起来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