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 Lab|为什么说民艺运动是日式生活方式的起源?

JIM Lab V2
2021年01月13日 阅读 36855
关注

在日本印象志的第一篇文章中就一直在讲日式生活方式:「时至今日日本是整个亚洲“好的事物”的天然过滤器,具有不俗品味与嗅觉的藤原浩包括2016 年创立的 BEAMS JAPAN都是其中的缩影。结合当代欧美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以传统的日本工艺技术和对于生活品味上的敏感性来重新解构的日式街头潮流,时装文化,美食,以及手工艺品等在世界各地都备受瞩目。因为在日本对于外来事物「保留+改良」&「研究+精进」细致认真的态度,这便成就了“MADE IN JAPAN”以及日式“生活方式Lifestyle”。」

但无论藤原浩还是BEAMS JAPAN所做的事情并不是“从零至一”的突破,而是发源自「日本民艺运动」之后的社会氛围下的一种精神&物质双重传承,毕竟从工业设计到人均审美都比起民艺运动之前有了巨大变革,所以可以直接认为民艺运动就是当下日式生活方式的起源。

1920s-1940s:
民艺运动--明治维新之后最大的思想变革?

民艺运动对当下日式生活方式的形成,各个领域品牌的设计观念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这几乎是靠民艺运动发起人柳宗悦(Soetsu Yanagi)一人之力掀起的精神变革。

众所周知明治维新之后西方工业文明势不可挡地涌入日本,当时初具规模的现代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几乎全是劣质山寨,另一边基于传统文化系统下的手工制造业也遭受到冲击,一直提倡“用之美”的柳宗悦在东京帝国大学修完哲学专业用了整整20年时间走南访北寻觅传统手工工艺品,并在1936年创办了日本民艺馆,专门展出日本与中国各个地域传统工艺品。

日本民艺馆的成立昭示着民艺运动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为后世尤其是柳宗理留下了浓厚的美学氛围。就像藤原浩从未设计过极具辨识度的设计但大家仍称呼其为潮流教父一样,从未做过设计师的柳宗悦当之无愧成为民艺运动之父。

在日本民艺馆之外,柳宗悦还留下很多著作,譬如知名的《日本手工艺》,《工艺之道》,《工艺文化》以及《民艺四十年》等等,其中有很多已经有中文版本,可读性还是蛮强的,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一试。

1940s-1970s:
柳宗理:将大工业产品赋予温度

柳宗悦是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民艺理论家,其子柳宗理在早期则是靠作品说话的设计师。一向坚守传统工艺的柳宗悦对于现代大工业生产有着强烈的抵触,但是在中意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柳宗理看来以大工业企业为主导的制造业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且传统工艺传递出的温度与现代工业的流水线之间并不具有本质上的割裂性,这种观念上的分歧直接造成了父子间的巨大隔阂。

自幼在其父柳宗悦影响下成长的柳宗理,尽管出道早期与其父在理念上分歧很大,但其实一直在传承柳宗悦的“用之美”,例如精巧设计的南部铁器铸铁煎的炊具,直到现在很多日本炊具品牌都受此影响,南部铁器也能至今活跃在大众视野里。除此之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设计的“大象凳”与“蝴蝶凳”更是引起轰动,也有传言在蝴蝶凳问世之后,父子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和。

被很多MoMA等当代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蝴蝶凳(Butterfly Stool)设计灵感来源于Charles&Ray Eame工作室的作品,用很东方的曲线通过现代工业技术呈现。要知道蝴蝶凳问世的那年为1954年,这在日本带来轰动可想而知。

如果说柳宗悦为日本当时开辟了新的美学思路的话,那么柳宗理就是在在根本上提升了日本日常实用器具的整体设计水平,换言之即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日后向全世界“输出”的日式器具审美。

与此同时,和柳宗理一同“成长”的还有日本本土轻工业品牌,Karimoku在1940年创立,Suncraft在1948年创立,青芳制造所在1955年创立,SNOW PEAK在1958年创立,DAIWA在1958年创立,志津刃物在1959年创立等等等等,这些品牌无一不是在后续的发展中既保留了日本传统工艺又在现代工业的科技革新上不遗余力,而一点一滴营造出的设计美学氛围成为了如今日式生活方式的坚实基础。

1990s-千禧年
长冈贤明与 「D&DEPARTMENT」

与BEAMS JAPAN做着在某种程度上类似的事情的长冈贤明在其著作《另一种设计》中明确说过他本人对于民艺运动的来龙去脉并不是很了解,当下做的事情在某些角度来看与民艺运动差异也是很大,但出发点却如出一辙。

柳宗悦走南访北创立日本民艺馆,长冈贤明以中古店铺形式开展D&DEPARTMENT企划;柳宗悦提倡“用之美”,长冈贤明倡导不做新的“长效设计”;柳宗悦与长冈贤明都不是设计师.....很难说这只是巧合了。

长冈贤明在1995年就开始关注泡沫经济中的二手市场,时常会根据个人喜好来“倒卖”二手物品,并开始酝酿着开展一个颇具影响力的项目,终于在2000年正式成立店铺D&DEPARTMENT。店内贩卖的中古物品和“废番”均符合“长效设计”(Long-life design),即为经典的,可再利用的设计,经常可以看到上世纪60年代的Karimoku家居。

而在2002年D&DEPARTMENT联合了12家品牌成立的60 VISION企划更是将“长效设计”推向了高潮,将上世纪60年代的经典设计重新投放到市场,让消费者们觉醒对于传统设计的过渡淘汰。

甚至还专门推出了相关刊物《d design travel》:

D&DEPARTMENT店内还会贩卖当地传统的“土特产”,长冈贤明自己都说这就好像分散在各地的民艺馆。这种与消费主义主流对抗,物尽其用珍视传统的理念完全可以说是当代民艺运动。

其实从柳宗悦的日本民艺馆到柳宗理的蝴蝶凳,再到BEAMS JAPAN和长冈贤明的D&DEPARTMENT,柳宗悦的民艺运动似乎至今仍未停止,不断有人“出于偶然”接棒下去,将“用之美”以不同形式适应每个当下,传递出一种看似脱离于主流但又对生活有着极大敬畏之心的从容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最新评论

  1. 苏龙一 says: V1

    学习咯

    1. 日本印象志 says: V2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