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到底是谁塑造了今天日本男性的穿搭审美品位?

2019年12月16日 阅读 50380
关注

IVY Style-作为常春藤盟校的一种男装风格,于1950年代后期在美国东北部比较流行,一般特指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由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一共七所大学和一所学院组成的高校联盟)。

IVY Style 代表了美国精英阶层和富人的着装风格,以Penny Loafer、卡其裤、大学服、针织领带、斜纹休闲西装等为标志性单品。

今天 Mr Tiger 准备从人物、历史、经济等多个维度,系统的聊一些线上较难看到的内容。本文的重点不仅仅只是讨论 IVY Style,而是到底是谁塑造了今天日本男性的穿搭审美品位?

石津謙介(1911-2005)

石津谦介-任何时候谈起日本男装时尚文化史都绕不开的名字。很多媒体将其称为藤原浩还未出生前的日本时尚教父。

不过区别在于,藤原浩或许更多影响的是街头潮流文化,但如今的美式时尚风格之所以被大部分日本人所接受,如果当年缺少了石津谦介的努力和推广普及,或许现在的日本可能依然还是片时尚荒漠。


明治末年的摩登男孩

石津谦介1911年出生于日本冈山市一个十分富裕的纸商家庭。那年恰好是明治时期的末年,象征着日本从封建社会往现代民族国家过渡的时期。

在此之前因为明治政府和西方文化的渗透,日本的精英阶层逐渐盛行起了盛装打扮,而城市白领也穿起了英式西装。

很多上层家庭甚至还模仿起了西方的饮食习俗,而石津谦介这位超级富二代就是这个时代下的特别来宾。

△ 小学时期的石津謙介

天生自带时尚基因的石津谦介于1929年就读于明治大学,作为不差钱的代表,相信当年很少有人的大学生活能够比他活的精彩。甚至石津谦介自己后来回忆都说:“我的学生时代生活实在太精彩了,从来没无聊过。”

做拳击教练、成立全校第一个摩托车社团、经营出租车行,反正一切需要钱解决的问题,在他面前都不是问题。这也是促进他日常做事非常“行动派”的一大原因,当然石津谦介可绝对不是只会花钱的某类富二代。

△ 大学时期的石津謙介

作为摩登男孩的他最大的爱好还是穿搭,为了定制一件三件套西装,他可以花掉一个大学教授半月的薪水,而且他会一年四季随时穿着合身的西装保持精致,什么天气热不热在他眼里根本不存在。

△ 石津謙介结婚时的合影(二排最右)

1932年毕业回家的石津谦介准备迎娶自己的未婚妻昌子,想让我摩登男孩穿日本传统礼服结婚,不可能!大喜之日当天石津谦介身着高级定制的礼服、搭配手工制作的领巾,与家人的传统服饰穿搭对比堪称Cosplay。

因为要继承家业,冈山比起东京的生活当然要逊色很多。但石津谦介可不会让自己闲着,日常打理纸业家族生意之余,夜里经常还会光顾艺伎院,周末去学习滑翔机课程,抽空收集各式定制西装,他最大的梦想还是想靠制作服装谋生。


民国天津之时尚物语

1939年因家族生意的需要,石津谦介被邀请至我国天津经营自家的百货公司,这对天生爱冒险的他来说简直就是巨大的好消息,随后下半年就跟随家人前往了天津。

此时的天津以国际色彩而闻名于世,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各国自治的租界不但融合了不同的建筑风格,而且拥有着不同的文化色彩。此时28岁的石津谦介在天津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天生就要与服装结缘的石津谦介接手家族在天津的生意之后,很快就负责了店内的服装生产和设计,并特别邀请到了自己在冈山的御用裁缝在天津制作西装。

△ 石津謙介在天津时的生活照片

石津谦介在天津几乎不与其它日本人来往,而更多的是融入当地的国际群体。甚至随着不断的交流,还学会了基础的英语和俄语以及汉语。平时跟英国裁缝讨论商业和时尚、在犹大俱乐部听战争新闻,在意大利租界赌回力球,生活可谓十分丰富。

而此时的日本大部分人其实还只是穿着普通的中山装和制服,石津谦介却每天高级定制三件套西装不离身,甚至后期入伍海军当兵时的军装也是选用英国上等面料私人订制。而后随着日本战败,很长时间内他都被囚禁了起来。

一直到1945年10月因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抵达日本,需要寻找一位通晓英文的日本男子,石津谦介才被推荐和调离囚禁场所。

而这位名为 O'Brien 的美国海军中尉很快和他做起了好友,同时也因 O'Brien 时常给石津谦介聊起自己在普林斯顿大学时的生活,这也是石津谦介首次听到“常春藤联盟”这个词语。

△ 年轻时候的石津謙介

最终由于战争的原因,石津谦介在享受了这段蜜月期之后被美军从天津遣返回了日本,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除了每人一包的简单行囊之外,石津谦介家族在天津甚至抛弃了超级家业以及2700万美元的巨额现金,这也意味着他的奢侈生活就此结束,同时也为他在中国生活了7年的海外人生画上句号。


一贫如洗的废墟之国

回家之后的石津谦介发现冈山早已被美军炸为了废墟,普通老百姓民不聊生,更不用谈如何实现他的精致绅士之梦。同时这也是日本首次遭到外国占领,因为打击过大民众几乎放弃了一切幻想,随时等待美军的报复和掠夺。

失去家业后的石津谦介因为在天津有着资深的销售经验,而后成为了 Renown 大阪高级服装门市的男装设计师。

而这时日本的高级男装市场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由于日本战败后的经济破灭,大部分人甚至吃饭都成了问题,更不用说城市人还想用衣服去乡下换取食物,大家只会减少衣物的开支,而并非购入。

最鲜明的历史数据就是,1940年末日本的食物与服装支出比例为 40:1,男性能够穿着战时留下的破烂军服已经算非常不错。对于从小以高级订制西装为穿衣搭配的石津谦介来说几乎不可想象。

△ Pan Pan Girl

回顾历史,让日本人觉得最为讽刺的是在这一时尚全无的特殊时期,第一批在战后引领时尚文化的,竟然是为美国大兵提供“特殊”服务的妓女(Pan Pan Girl)。她们脚踩高跟鞋、身披美式洋服,画着大浓妆在街旁待客。

曾经因为日本顶层男性精英往下普及和传播的时尚文化,在战后得到了彻底的反转,尤其是妓女特殊的身份实在让那些上层精英不禁嘘唏。

但有趣的是无论上层如何思考,普通老百姓反而对于美式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热门的英文广播《未来英语》收听数高达570万听众。仅有33页的《日美会话手帐》狂销400万册。

日本年轻人也开始接触爵士乐和美国电影以及流行音乐,而报纸上的美国漫画,也让日本人第一次看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幸福生活景象。

△ 美国电影《Sayonara》1957

这时候的日本人之所以突然对西方文化如此感兴趣,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对战后经济败落的日本感到无望。也许追求美式生活方式是他们摆脱绝望的最后一颗救命稻草和精神生活的希望。

△ 美国在日本的宣传漫画

此时石津谦介感觉到自己的时代即将到来,作为一个精通西方时尚生活方式的专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懂的层面,更重要他知道如何生产和销售民众所渴望的西方服饰。

在辞掉 Renown 的工作之后,石津谦介创立了自己的石津商店,虽然他知道当时大部分日本人根本买不起新衣,更不用说西装。但他依然坚信市场会回暖,毕竟想要做出日本最优质的西装,那一定非他莫属。

△ 驻日盟军最高司令:Douglas MacArthur

随着麦克阿瑟将军的撤离,日本逐渐恢复主权,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日本作为美军大后方的生产基地,出口了大量的战争补给品,这也让日本的收入大幅度增加,甚至陆续出现了战后的首批百万富翁,奢侈品行业也因此死而复生。


扔掉旧衣服上街去

1950年代,东京街头几乎已经看不到战后那种残破景象,年轻人们也逐渐穿起了洋服。看到商机的石津谦介放弃了耗时费工的订制业务,降低了成本改做批量成衣生产,满足了很多喜欢时尚穿搭的男性所需。

但从单价来看获利最多的还是富裕的精英阶层群体,这些人都愿意穿着高级的西装庆祝自己事业有成。

为此他首先将公司改名为一个容易记忆的品牌 VAN JACKET,这其中的 VAN 源自于一本站后的漫画杂志名称。

△ 石津谦介创办的独立男装品牌:VAN JACKET

但单纯服务富裕人群远不能满足石津谦介的时尚野心,想要继续发展,他就得发掘日本持续扩大的“新中产阶级”。但此时的日本虽然喜好时尚,但男性对于时尚的兴趣仍然是一个大忌。

主要原因在于20世纪初男性穿西装是当作严肃的制服去看待,而并非展示自我的时尚穿搭。石津谦介只要做出对西装款式的任何修改,对这些老派思想的人群来说就是轻浮和虚荣的表现。

那时候主流的男性着装概念为:男性不应该过度在意搭配,想体现男子气概最好的答案就是西装,同时也就是他们眼里所谓的制服。除此之外无需在服装上多余思考,免得过于女性化。

石津谦介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打破日本男性的传统审美,甩掉单调乏味且极为老套的制服功能性思考。

对比日本女性这时候可谓是百花齐放,她们对于时尚的态度比起男性要开放太多,毕竟在日本男人传统的观念里-时尚是女性的专属。

想要扩大时尚产业,石津谦介还需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即便注重时尚的男性人群,他们通常会认为只有量体裁衣的服饰才堪称上品,非定制的服装被他们称之为“挂起来的东西”,有着非常轻蔑的态度。

在他们眼里:男人就代表了西装,西装就必须手工订制!

所以为了改变这一日本男性对于时尚理解的传统观念,他必须寻找新的媒介去突破这一窘境。

而这时候的《妇人画报》杂志也想在内容上进行突破,通过打造《男人的服饰》杂志给日本男性提供专业的搭配知识普及和服装造型参考,告诉他们适度的打扮会让自己更加优雅自信。

但《男人的服饰》杂志内容要想获得人们的信服,就必须找到一位男士时尚界的权威,经过无数人的推荐之后,被提到最多的名字非石津谦介莫属。


《Men's Club》的前世今生

因为石津谦介的加入《男人的服饰》季刊于1954年正式推出,这本杂志包含了时尚照片和文章以及穿搭指南。

石津谦介则主要位时尚新手们提供穿搭建议,并且介绍来自英、美、法等各国的流行趋势,当然《男人的服饰》自然也成了他自家品牌 VAN 的最佳宣传媒体。

通过这一系列的时尚普及以及《男人的服饰》杂志的巨大发行量,VAN 也获得了不错的销售。

△《男人的服饰》杂志创刊号 1954年

这时候不满足于现状的石津谦介则将自己的时尚商业版图指向了东京,因为此时的日本大部分地区已经解决了温饱,大家开始认真的思考起我要穿什么的时尚话题。

同时 VAN 也因为经过创业4年的发展,公司规模瞬间扩大了5倍,人数增加了10倍之多。从大阪30名员工的小作坊,蜕变为跨越两大城市拥有300多名员工的大型企业。

△ 石津謙介为《男人的服饰》杂志打造的穿搭内容

但即便有了《男人的服饰》这样稳定的宣传渠道,石津谦介依然面临日本大部分男性对成衣接受度不高的困境。

就算看到杂志中推荐的 VAN 品牌优质服饰,很多有消费能力的男士还是会找到就近的裁缝店进行原版的订制,所以快速抓住年轻一代中产阶级消费市场的任务迫在眉睫。

石津谦介为了讨好年轻一代,在后期的《男人的服饰》杂志中会特别加重引导大学生消费的时尚内容导向。

从第6期开始,《男人的服饰》杂志封面上正式加入了英文刊名:Men's Club,从此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日本知名男性时尚杂志《Men's Club》。

虽然经过了一系列实验和改革,但 VAN 自带成熟绅士的高级感设计依然让大学生难以接受,其次价格也让他们望尘莫及。


去美国追寻梦中的常春藤

为了在年轻市场中寻找到 VAN 的商业突破和设计灵感,石津谦介于1959年底开启了长达一个月的环球之旅,第一站必须是他梦想中的国家-美国。

他非常想在纽约街头寻找到自己魂牵梦绕的现实版常春藤风格,这距离他第一次接触这个词语和风格已经过去了差不多15年。

为此他还专门来到了当年那位美国海军中尉 O'Brien 的母校普林斯顿大学,这里学生们的穿搭风格比起学校里的哥特式建筑更让他印象深刻。

对比日本高校学生们的打扮,普林斯顿大学里学生们的搭配风格极具个性。石津谦介兴奋的拿起相机一阵记录,并在回国之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发表在了《Men's Club》,而且还配上了自己的摄影作品。

石津谦介在杂志中写道:“这里迷人的学生们穿着 Safari Jacket,系着松开的领带、穿着白色的纽约衬衫、灰色法兰绒长裤,肩上披着一件外套,风格自由而随性。”

△《Men's Club》1960年第18期选用了石津謙介在美国拍的照片

在这次旅行中,石津谦介非常确定的认为这些年来他一直想让日本年轻人效仿的风格,原来就是常春藤盟校风格-IVY Style!

1950年代,日本的大学生消费能力有限,IVY Style 这种多以棉和羊毛等天然材质制成的衣服,经久耐穿还容易清洗,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笔非常不错的时尚投资。

石津谦介从此准备运用 IVY Style 来开辟出属于日本年轻人的全新时尚市场。为此 VAN 也迅速推出了第一套常春藤样式的西装,参考了 Brooks Brothers 的经典一号轻便西装廓形,搭配宽松的无褶外套。

虽然 VAN 所设计的常春藤服装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但50岁的石津谦介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只靠自己一个人去准确定位整个日本年轻人的时尚市场。为了再次的突破,他急需成立一个得力的年轻团队来帮他继续扩大自己的时尚梦想。

而后期随着常春藤风格狂热爱好者-黑须敏之,以及自由插画师-穗积和夫这批青年力量加入 VAN 之后,石津谦介又重新找寻到了年轻时的热血。

△ 常春藤七武士:梯子上为黑须敏之 前方戴眼镜者为穗积和夫


日本街拍从此诞生

有着常春藤七武士之称的黑须敏之,被石津谦介从《Men's Club》杂志邀请过来之后,主要在 VAN 负责生产出日本第一批原汁原味的常春藤服饰。但当时的日本对于西装上加入金色扣子的细节根本无法接受。

年轻气盛的黑须敏之将自己设计的衣服拿给售货员解释:“美国大学生都这么穿。“结果却遭到了对方的怒吼:这里是日本不是美国!”

但即便困难重重也无法打倒黑须敏之,1963年业余时间还在《Men's Club》担任编辑工作的他,突然开辟了一个“街头的常春藤联盟生”专栏,带着摄影师在银座拍摄类似美国东海岸大学生穿搭风格的年轻人。

然后由他挑选出最好的照片进行编辑介绍,美名其曰“街头之眼”主题。很快这一栏目就受到了年轻人们的欢迎。

黑须敏之也因此在日本发明了“街拍”这种独特风格的时尚摄影模式,现如今几乎普及了整个日本时尚业。

△ 黑须敏之(左)石津谦介(中)

专栏的成功甚至带来了滚雪球的效应,很多年轻人开始互相较劲,专门在银座穿成常春藤风格等待着黑须敏之的钦点。

但是因为没有太多一手照片作为参考,所以插画成为了《Men's Club》建立常春藤世界观的重要途径,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穗积和夫所打造的“常春藤男孩”形象。

△ 穗积和夫著名的“常春藤男孩”系列插画

、这一形象最早是在1963年出现,穗积和夫从日本浮世绘中获得灵感,将武士形象改为了14个不同的“常春藤男孩”,并且身着不同的常春藤服饰以表现他们在生活中的穿搭风格。

此后在整个1960年代,这个人物几乎成为了常春藤风格的象征,在日本年轻人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穗积和夫著名的“常春藤男孩”系列插画

当然《Men's Club》也毫不避讳他们两人为 VAN 效力的事实,不过因为本身就是一个双赢的状态,所以合作一直都保持的非常紧密。

正因为《Men's Club》对于栏目的调整和持续普及,这次还吸引到了年轻群体之外的客户-中小型时尚店铺。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以《Men's Club》所普及的常春藤风格为流行风向标,而唯一售卖这种风格衣服的只有 VAN,这时候等待石津谦介的唯有如潮水般的采购订单。

石津谦介作为商业天才也有了新的企划,全面升级 VAN 店铺的装修,而且每个地方只允许有一个经销商防止竞争,其次对店主进行专业的时尚培训,几乎形成了宗教式的常春藤狂热发展局面。

但 VAN 高昂的售价,还是将自己的顾客局限在:社会名流、顶尖广告公司创意人员、富豪家族里的富二代等。

△ 穗积和夫著名的“常春藤男孩”系列插画

即便只是这些人去消费,但仍早已让 VAN 赚钱赚到手软。不过石津谦介很清楚的知道未来的市场还是在广大的年轻群体,而并非只是社会上流。

最让他受不了的就是一些大学生为了穿成常春藤风格,省吃俭用零星买了一些单品,但无法形成全套的风格体系,所以搭配的有点不伦不类。

作为从小讲究的老派绅士,这绝对是不可以的,其次他担心这会影响到 VAN 多年塑造的高级感。

为此他和黑须敏之又在《Men's Club》策划了新的栏目,研究出了一整套常春藤风格的穿搭准则-该做与不该做。其实很多都是他们自己编造的规则,比如对于扣子和领带的系法哪种风格才是对的等等,但年轻人真的十分信任他们的观点。

黑须敏之还自称常春藤风格学校的校长,但其实二十多岁的他从来没去过美国,他所学的知识除了自学之外,基本都是靠石津谦介当年在《Men's Club》中的文章进行学习,可谓是豁出去了。

这一栏目的推出,无疑又将 VAN 推向了另一个高潮,瞬间提高了大众对于常春藤风格的认知以及搭配方法,甚至影响到日本整个时尚界至今对于一些搭配规则都非常重视。

△ 石津謙介


把御幸族们都抓起来

任何事物发展到高潮必然会物极必反,石津谦介又遇到了更大的危机。随着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即将召开,日本政府急切的希望为全世界展示这座在二战之后废墟中重建的未来城市。

△ 1964年东京奥运会

而银座作为全球观光客都会去的高级购物区域,早已蓄势待发。优雅的西餐厅、奢华的买手店铺、各类高级酒店也鳞次节比,几乎随时等待着来自全球的政要、运动员、媒体以及游客,因为奥运会的举办前来体验和报道。

在此之前常春藤爱好者因为分散在全国各地,同时也比较低调不会那么引人注意。但随着东京奥运会的临近,几乎所有人都涌向了东京的街头,并且以银座为据点。

△ 当年漫步在东京街头的御幸族

他们每天身穿西装休闲外套、卡其裤、脚踩乐福鞋漫步在东京街头,包括一整天都游走在因纪念天皇驾临而得名的御幸大道。

导致整个日本政府都慌了,将他们的风格形容为奇装异服,并且称其为不良群体-“御幸族”,害怕他们影响国家形象。

甚至包括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穿成这样走在街头,但御幸族们为了躲避家长,出门时穿着学生制服,但去到咖啡厅之后又从袋子中掏出常春藤的服饰换上,继续在街头凹造型。

这时候的石津谦介可畏喜忧参半,一方面常春藤风格持续的爆火和影响的人群越来越大,促使 VAN 的营业额继续直线上升,但他们几乎占领了整个东京街头的行为从而引起政府的不满,也让他非常头痛。

△ 当年漫步在东京街头的御幸族

这一形势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全国层面,大量媒体开始抵制 VAN 的营销行为,家长们写信要求 VAN 停止售卖衣服给学生,并且禁止青少年拿着他们引以为傲的 VAN 的品牌购物袋上学,甚至禁止出入 VAN 的专卖店。

可以全世界的年轻人都一样,社会越是禁止,他们越把常春藤风格和“酷”画上了等号。学生们疯了似得在 VAN 的店铺门口大排长龙准备购买自己心仪的服饰。

△ 当年漫步在东京街头的御幸族

不过最终这一切行为引起了政府极大的不满,警察开始在东京抓捕这些他们眼里所认为的不良少年-御幸族。

只要穿着类似风格的就予以逮捕,一夜之间就抓了200多人并关进了监狱,而且还得面临起诉,即便你并无任何犯罪行为只是在街头游荡。

这时的石津谦介已经不在乎保守派的家长和媒体是否喜欢,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们把常春藤风格界定为叛逆的亚文化风格,这与 IVY Style 本身精英优雅的风格思考就有着很大的冲突。

石津谦介此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不仅仅只是要让年轻人们知道和理解 IVY Style,我更要让全日本人知道!”


东京奥运会的绝地反击

石津谦介神一般的创意思考能力在此刻又得以体现,首先他要抓住的是日本政府邀请他为东京奥运会日本国家代表队设计入场队服的机会。

△ 1964年东京奥运会入场式中的日本代表队

他准备让这些运动员在人生中最重要的那天穿上常春藤风格的西装进行入场仪式,石津谦介这时已经不仅仅只是思考让日本人改变对于 IVY Style 的看法,而是把眼光展望至全世界。

△ 石津谦介当时为日本代表队所设计的西装

在1964年10月10日东京奥运会当天,日本国家代表队身着石津谦介设计的红色外套,而且还搭配三枚金色纽扣的常春藤风格西装入场,瞬间引起了很多专业人士的不满,他们觉得太过于前卫。

△ 运动员们身着石津谦介所设计的西装

但因为其他国家在入场时也穿着类似配色和风格的西装外套,反而日本民众给予了石津谦介非常大的支持和认同。这也让 VAN 的营业额再创新高,光是1964年一年就达到了2500万美元的收入,创业不到10年公司规模扩大了25倍。

这时候的石津谦介无需再为 IVY Style 的名份不断去证明,借着东京奥运会这次营销的巨大成功,此时只需告诉日本人什么才是美国真正的常春藤穿搭魅力所在即可。


常春藤之梦《TAKE IVY》

大家或许这时候得关注到一个细节,其实 VAN 团队里的核心人物,除了石津谦介和一位曾在美国留学的营销部员长谷川元,其他人其实都从未去过美国。更不用说立下汗马功劳的黑须敏之,美国对他来说完全就是梦一场。

以超高行动力著称的石津谦介一直拥有着非常大胆的经营原则:那就是无论花多钱只要没花到公司破产,各位同事们有啥创意想法,我就做你们的圆梦大使帮大家一一实现。

至于这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带领核心团队真正去到美国,走进常春藤盟校的8所世界名校去拍摄他们梦想中的 IVY Style!

△ 石津谦介

整个美国之行复杂中带着惊喜,主要1965年整个亚洲出国都是困难,而且日本政府不允许携带500美元以上的现金离境,超过就是违法行为,但这点钱完全不够这次企划的所有经费。

最终这支8人的拍片团队竟然携带了105000美元偷偷飞向了美国,惊险刺激程度堪比好莱坞间谍大片。

而且因为实在找不到这么多的美元现金,石津谦介就以远低于市场汇率的价格进行兑换,才将这一巨额经费凑齐,所以实际花费其实更高,可谓是即便赔钱被抓也要去美国实现大家的常春藤梦。

有惊无险的到达美国之后,他们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拍摄计划,整个过程有开心有失落,在这里我们就不过多赘述,这次行程的详细拍摄故事未来可以为大家重新进行普及,在这里先把坑提前挖好。

这次所有的拍摄成果最终汇集成了一本可以划入世界时尚史的摄影书籍,那就是大名鼎鼎的《TAKE IVY》和一部记录美国60年代常春藤时尚文化的历史影片。相信熟悉 IVY Style 的朋友一定见过下面这张经典的封面。

△ 石津谦介团队在美国所拍摄的名作《TAKE IVY》

回到日本之后石津谦介在东京举办了多达2000人的《TAKE IVY》首映会。正因为这本书日本社会各阶层再次改变了他们之前对于 IVY Style 的看法,原来那些美国古老校园里的精英学生们在现实中也这样穿着,健康而阳光。

△ 《TAKE IVY》


穿的酷有罪吗

VAN 的营销虽然再次取得巨大的成功,但“不省事”的年轻人又给石津谦介带来了麻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着常春藤风格的衣服走向街头,继续引起警察的又一次抓捕扫荡。

但这次这群年轻人们终于受够了之前的忍耐,大声向《朝日新闻》疾呼:“我们并没有犯罪,难道因为穿的酷,在银座走路就有罪了吗?”

△ 当年日本报纸对御幸族事件的报道

与之前不同的是,所有人都知道这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石津谦介!警方其实早已经盯上了他,这次准备叫来石津谦介谈话,从而彻底终止这场青年时尚运动。

警察觉得在这些年轻人的心里石津谦介就如天神一般存在,所以他应该去劝说这些年轻人,让他们不要在街头徘徊,哪里来回哪去。石津谦介也同意了警方的请求。

甚至警方还举办了专门的“常春藤大集合会议”,让石津谦介进行演讲劝说这群“问题少年”。结果光是会场就挤进了2000多人,聆听常春藤教父石津谦介的演讲。

△ 御幸族

石津谦介说道:“IVY Style不仅仅只是短暂的潮流,而是一项值得尊重的传统。它是从大家父辈开始一路传承下来的,IVY Style不仅仅只是服装,它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如果大家能够听懂我的意思,那么相信各位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在街上闲晃。”

演讲完之后还在现场播放了《TAKE IVY》的记录影片,没想到这次演讲非常有效,没过几天这些年轻人就在银座消失的无影无踪。

△ 《TAKE IVY》

这时不光在年轻人心里石津谦介就是神的化身,就连警察也都彻底佩服,这位时尚名流简直可以对这群“不良少年”呼风唤雨。

而且警方甚至因为观看了《TAKE IVY》的记录影片也有了新的思考,对常春藤风格开始刮目相看,甚至要求石津谦介为东京警方设计新的制服。

△ 《TAKE IVY》

一直到1960年后期,日本经济开始迅速腾飞,年轻人也有了更多的钱去消费服装。VAN当然是这其中的最大受益者,全年营业额甚至攀升到了1.11亿美元。

当时的 VAN 已经卖到禁止员工购买自家衣服了,因为库存实在不够。而且每次配送到店铺的衣服,仅需一周就全部售罄,其余时间大家基本都在度假。

△ VAN 所打造的时尚店铺

在这期间也不乏出现了很多抄袭者,几乎把市面上所有的三个字母品牌全部注册了一遍,各种 ACE、TAC、JAX、JOI、YAN 如雨后春笋般打版着 VAN 的设计。

但石津谦介毫不在乎,因为VAN 是有着自己文化历史和精神内核的男装品牌,拥有着独立的美式生活方式。甚至他还开玩笑说,麻烦大家抄的像一点,如果只是抄个外形和颜色,然后穿着这些毫无品质感的东西到处走,那实在太可怕了。

△ 石津谦介

后期整个VAN 团队又发挥出其天才的营销术,成立了《常春藤俱乐部》电台,由石津谦介和长谷川元以及黑须敏之三人进行男性时尚的畅谈。

而后石津谦介又转战电视圈,打造了《VAN音乐休息时间》邀请知名爵士乐手和流行歌手身着 VAN 的服饰进行展示和演奏歌曲。

同时 VAN 还是日本第一个赞助运动员和赛车手的时尚品牌,石津谦介甚至业余时间还成立了专属的足球队,而且他们在1966年开设的 VAN Snack 汉堡店,比麦当劳进入日本还早了三年。

△ VAN 成立的线下俱乐部

VAN 真可谓从线上到线下,再到杂志、电台、电视媒体、以及饮食、音乐、运动、汽车、流行文化等等,形成了专属于自己的美式时尚生活方式宇宙,彻底影响了那个年代整个日本年轻人的审美思考。

△ VAN 所拍摄的时尚型录

而且这时候的 VAN 也给整个日本商界扎扎实实上了一课,其中包括了众多的世界500强外企:石津谦介这一套如何把美国文化推销给日本人的商业传奇案例,几乎都快成为日本各大企业必学的营销课。

最为著名的就是百事公司挖走了长谷川元,而可口可乐作为 VAN 的合作伙伴,则直接照搬 VAN 之前拍摄的广告片作为自己的广告创意。

△ 石津谦介与同事们

现如今所有出生于日本战后婴儿潮的人们都深刻的记得 VAN 曾经对于他们的影响,并且赋予了大家个人审美风格和美式生活方式的敲门砖,从时尚到音乐、美食、汽车无所不含。

△ VAN 打造的一系列时尚广告主题

在整个日本时尚发展史中,石津谦介所大力推崇的常春藤风格在1960年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日本男人从此开始注重自己的穿搭和审美以及生活,而这种影响力一直持续至今。

△ 老去的御幸族们手拿 VAN 的包装袋如今重新回到东京街头以纪念常春藤往事

正因为常春藤风格的存在,也为日后日本下一代开创其他时尚风格奠定了深厚的美学基础,这其中也包括了数年后爆发的亚文化街头潮流等众多风格。

△ 石津谦介

读完全文的各位太格玩家,如果回顾本文中对于日本男性时尚发展史的深度完整描述,再去对比我国现在时尚潮流文化此刻正在发生的一切,或许你会突然感悟到些什么。

资料参考:《How Japan Saved American Style》By W.David Marx
图片来源:Pinterest
内容编辑:Mr Ti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