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冬的一场大风,吹走了连续数日的阴霾,我们裹紧大衣,急走几步进到住宅区,登上电梯直达8层,敲开了素女和大果儿家的门。房门敞开,屋内暖流涌出,裹住我们几乎僵掉的手,穿着单衣的素女和大果儿招呼我们进屋,单是家中十足的暖气就足以让人在这凛冽冬日里感到幸福。
素女是自由职业,平时拍照写字打理家务,大果儿从事科研,单位离家几步远,两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热情逗趣得很。素女和大果儿的缘分要追溯到大学时每个周三午夜的电台节目《零点乐话》,有时两人边听节目边打电话聊天,有时一人打进节目热线电话,为另一个人点首歌。就这样,一听听了十多年,从大学时期分开各自听,慢慢听到建立共同的家,窝在家里一起听。
素女和大果儿搬入现在的家刚满一年,家的整个空间南北通透,布局规整。入门客厅向北,穿过厨房、餐厅,便是朝南主卧。在最初构想这个家的时候,他们就决定硬装从简,不做固定格局,只是对采光与空间感要求较高,为此将主卧阳台的推拉门进行拆除,让阳光毫无遮挡得照进来。
衬着白色墙面、素净窗帘,充裕的光线与暖木色家具为整个屋子定下基调。家中地板深木色,家具以白蜡木为主,颜色深深浅浅,线条简洁。精心淘来的物件整齐有序地立在各自位置上:门口高脚柜配了一扇几何木框镜,置于玄关处方便得刚好;桌脚、椅腿套上钩织袜套,用作保护地板;从古董家具店淘来的小猫挂钟,眼睛、尾巴跟着秒针一摇一摆,记录家中的美好时光。素女乐于也善于搜罗各种生活好物,把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让家满是细节与心意,繁却不乱,热闹得很。
两人从很久之前就喜欢收集“房子”,从房子造型装饰物,到木屋座钟与隔热垫,家里每隔几步便会发现一处小房子,都是素女和大果儿各地旅行时带回来的。他们看见房子的造型会心生喜爱,因为房子象征着家。问起最庆幸购置的物件,素女说那一定是现在居住的家,“没有它,哪有其它……”房子像是一枚容器,摆下喜爱的物件,装载两人的日常,让他们有一个空间,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对素女和大果儿来说,一日三餐是家最温暖的体现,因此他们对与食相关的味道、器物都格外用心。家中厨房开放式,正对餐厅,大果儿作为家里的主厨,厨房是他的领地。在他看来,饭不能将就,少一个步骤,味道就不对了。大果儿的周末一天,会在早上六点出门买羊肉,一定去马甸桥那家,因为只有那家肉焯水时不泛白沫,买完和晨练的老爷子老太太们一同吃个早点羊杂汤,再拎着食材,回家准备午饭。
素女爱收集手作器物,收集来的瓷器、陶器摆放在餐桌侧墙挂着的墙柜中,吃饭喝茶便从这里选取当日合心意的一只。夏天天长,素女会等大果儿下班,一同去北京的大街小巷探有趣的店,遇上店中办手作展,有喜欢的就抱回家。相对于精致器物,两人都更为偏爱粗糙质朴的款式,粗糙肌理与笨拙造型为家增添一份沉静与安稳,与伴随使用逐渐显有光泽的木质家具,构成了他们理想中家的样子。
素女常是天马行空,带着好奇心想要尝试太多事物。想学滑板和单板滑雪,拉着大果儿买了装备一起学,待三分钟的热度过去了,开始轮到大果儿反过来带动她坚持下去。素女总能发现有趣貌美又实用的物件,遇到喜欢的第一眼看上便是看上,大果儿便会考虑买回家后尺寸、位置上合不合适,进行一一筛选。大果儿说“她做前期工作,后期中期由我负责,但如果遇上两人有分歧、需要拿主意的事情,还是得她来,能够果断地做决定。”
两人就这样你一起兴我们一商量,在搬入新家的这一年,按生活状态与需求为家筛筛添添。新置一枚五斗柜放于床边,解决卧室的简单衣物收纳需求;客厅添了组合柜中的玻璃柜,两柜层叠,有更多空间盛放他们的那些喜好。现在,素女和大果儿对自己的家正是恰好地满意,旅行途中看得景再美,还是会念家觉得家最温暖。
对素女和大果儿两人日子的描述,大概要数挂在厨房门口的对联形容得最贴切:上联“一餐二碗三好米”,下联“四菜五人六分饱”,横批“嗝~~~~”。哪有万分精通的喜好,只是按照直觉去选择,喜欢就好,也没有两人的绝对和谐,总会有意见不合没法讲通再权衡妥协,这就是素女和大果儿的“生活日子”,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也有欢声吵闹叮咛声。简单,却是那么热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