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一名拳击手,也曾周游世界寻访建筑之美,没接受过建筑专业训练却偏偏一直在挑战建筑的边界,颇有些“切·格瓦拉”精神的安藤忠雄在24岁时选择了一种游击战式的人生观:以建筑为武器,负己之责。
在这个寒风渐起的秋天,继东京、巴黎、米兰、上海之后,已是耄耋之年的安藤忠雄带着他跨越半世纪的建筑实践“青春”大型回顾展全球巡回展第5站落地北京。与以往的安藤忠雄展相比,本次展览将展现安藤忠雄的哪些建筑精神?又有何独特亮点?让我们一起走进吧~
不断进击中的建筑大师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自学建筑,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多项公益募捐基金发起人。
不了解安藤忠雄的人或许只记得他的“清水混凝土”,而了解他的人总能被他隐于建筑背后的那些热血经历,和强大的人生意志力而深深折服。从小在关西长大的他,出生于一户普通的日本人家,童年时和长辈们挤在的传统日式中屋是他对建筑的初印象。
15岁时他开始去参观大阪和京都一带的角屋、飞云阁等日本著名传统建筑,那种充满了力量的美感深深地留在他的记忆中。尽管后来他为了讨生活,而先后做过货车司机和拳击手,但对于建筑的迷恋却有增无减。
自学建筑,游历世界,深耕设计,连战连败,连败连战,安藤忠雄在创造建筑风景的这条道路上不断奋斗着,从未疲倦。自1969年开始建筑生涯以来,他不断打破常规,挑战全新的建筑“几何”美学,将清水混凝土建筑做到了极致。长达半个世纪的建筑实践,至今仍作为建筑界的巨匠大家,活跃在世界建筑的最前线。
作为建筑师,他追求建筑与大自然的融合,与环境的一体化,不断摸索,致力于创造出能与特定地域文化和风景相互辉映的“独一无二”的建筑。
诚如独特的成长环境培育了安藤坚韧独立的人生态度,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与游历世界时的各种思潮影响了安藤忠雄的创作精神。80岁的安藤忠雄,从未止步创作。如今的安藤忠雄,也正在影响着全世界无数的建筑师与拥有梦想、努力生存的人。
三大经典精神空间
在安藤忠雄看来,建筑的“空”,指向一种容器的承载性。深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他,早在上世纪起便开始摒弃多余装饰,以直接的方式去呈现材质质感和建筑的空间性。当我们面对安藤忠雄的建筑时,总能在看似简单的形式之下感受到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或是诗性,或是神性,总与人的精神性紧密相连。
1989年,安藤忠雄建于家乡大阪的“光之教堂”便凭借着超越时空感的神性而成为日本当代著名建筑之一。这是一个精简到极致的裸露空间,杜绝了任何的装饰性元素,仅在礼拜堂正面的墙壁上留下一个十字形的开口,将象征教堂的“十字”投射到这个幽暗的空间中——光之教堂跃然而出。由此成为无数人内心与自己对话的最神圣的“朝圣地”。
“水之教堂”是安藤忠雄1985年为日本北海道设计的作品,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唯一一座以“水”为主题的教堂。作为安藤忠雄的经典作品之一,“水之教堂”以面朝水面的设计,让建筑对自然敞开怀抱,在设计上既保留了教堂的神圣与庄重,又巧妙地将光和水引入教堂,充分体现了安藤忠雄对自然元素的提炼与抽离,并将其与建筑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
安藤忠雄的另一经典建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冥想空间”,这是为纪念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创立五十周年而建的、一个超越一切宗教和派别、寄寓世界和平的“冥想空间”,在尊重原有环境的同时,安藤忠雄将设计主题聚焦在“如何让空间表达出一种坚定而独立的意志”。
值得期待的是!本次展览将现场1:1复现还原安藤忠雄的三大经典精神空间,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亲手触碰和感悟建筑大师设计的契机。
亮点多多的“青春·安藤忠雄展”
在今年春天,上海便举办了一场“安藤忠雄:挑战”的大型回顾展,一时之间吸引了众多爱好建筑美学的青年人们纷纷前往观看。实际上在那时,展览策展人马卫东便计划着将安藤忠雄的建筑哲学带到更多的地方,真正意义上走进年轻人之中。
如今的年轻人们,提起安藤忠雄,大多只知道几个代表作品。但恰如安藤忠雄本人一直认为的那样,建筑只是一种影响社会的工具,那些容纳、承载于建筑空间中的精神力量,才更应该被当代年轻人们所关注、思考。
而本次北京站的大型回顾展,则从安藤忠雄精致的建筑模型、详尽的设计手稿、大量独有影片、旅行速写和照片,追溯大师安藤忠雄的足迹,全方面的展现大师的建筑观和人生观。
展览空间本身即一个安藤式几何学中最具力量感的“墙”与“柱”切割下的光影艺术现场,漫步其中,静默沉浸在巨匠的精神世界中。绘制于餐巾纸的手稿、酒店信纸的项目草案、10米巨幅素描、复杂而精致的庞大模型、地形现象学世界典范案例——视频&图片&模型&地形大规模全角度呈现地艺术之岛——直岛……将展现其设计历程及与众多艺术家共同创作的建筑奇迹。
全景式回顾这位自学成材、凭借大量广泛阅读,通过在世界各地旅行汲取灵感,最终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传奇人生。即时线上留言分享,近距离与大师对话,在发现安藤忠雄的途中,偶遇真实的自己。
这场中国从未有过的现象级大型建筑展览现场,将分为“空间的原型”“城市的挑战”“景观的创造”“与历史对话”四个部分,探讨安藤忠雄以“斗士”的姿态,持续挑战大半生的建筑事业,及耄耋之年对生命之“青春”的回溯解读,呈现一代巨匠安藤忠雄的非凡成就和对未来的思考。
# TRENDSHOME:这次北京站相较于上海站有什么新看点吗?
· 马卫东:首先是安藤老师的“光之教堂”我们此次在现场做了1:1的复刻还原,希望能最大程度上带领观众去感受安藤老师建筑空间的精神力量,因为此次是在展览场馆中,所以我们的还原能更大胆一点。
比如在原建筑上,业主考虑到自然天气的原因而将“十字架”的部分安装了玻璃,但我们则完全根据安藤老师想法和原始图纸而还原了这个“十字架”。
其次,“中国项目”展区也很值得期待。尽管之前上海站有展出安藤老师在中国的相关项目,但并不系统化,这一次我们更系统、全面地展出了安藤忠雄在中国的建筑尝试,是一次很好的学术总结。
另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便是我们这次公共空间特别丰富,我们将民生美术馆的公共空间和我们理想中的空间结合起来,又重新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公共空间,相信对于观众来说,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内容,而这里陈列的安藤老师衍生品也将比东京和巴黎更多、更全面。
# TRENDSHOME:继“挑战”展之后,为何会将这次展览命名为“青春”呢?有何新的释义?
· 马卫东:2017年时安藤老师的展览叫“引领”,今年年初在上海的展览则是“挑战”,其实无论是“引领”还是“挑战”,所力求呈现都是安藤老师的一种精神,那种始终走在最前面的努力状态。到北京站,尽管展览的核心内容和上海站差不多,但我们还是非常想要换一个不一样的名字。
而“青春”对于安藤忠雄全球巡回展的第5站北京来说,说不定是非常切合的。一方面,今年80岁的安藤老师依然非常希望自己能够葆有年轻时的青春活力,那种不怕失败,永远面对挑战的青春精神;
另一方面,中国是目前全世界最具有青春活力的国家,而它核心的驱动力则是在北京,希望通过“青春”的主题,寄托中国能够带给全世界的一种青春的,向上的力量。当然,也希望能够在参展观众的内心播下一颗像青苹果一样的青春种子,就如我们在展馆门前放置的那个由安藤老师亲自设计的青苹果“永远的青春”。
# TRENDSHOME:最后请向大家推荐一个打卡地吧!
· 马卫东:我们在公共空间的衍生品区设计了一个可供观众们打卡的地方,风格上颇有安藤老师作品的感觉,简单却有趣。同时,这里也专门放置了一把安藤老师的椅子,大家可以坐在这把椅子上拍照打卡,相信会非常有趣。
相信看完安藤忠雄展览的人或多或少,都会重新认识建筑,重新品味空间之美。如果你也在寻求一方精神之地,不如前来展览一探究竟吧,这场盛大的跨年度巨献建筑展或许会带给你不一样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