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实用品的玻璃究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JIM Lab V2
2021年07月21日 阅读 40754
关注

玻璃在明朝的《格古要论》被命名为“硝子”,之后传入日本并沿用至今。在“职人”文化盛行的日本,不同于寿司职人,刀具职人,知名的陶艺以及硝子制作者们却被称之为“作家”,归根结底还是泥土与矿石百变的艺术价值赋予了这些硝子作家们极大的创作可能性,是一门真正点石成金的艺术。

在之前的杂项器物内容中为大家简单介绍过几位硝子作家,比如西山芳浩,能登朝奈。今回专门用整篇推送的篇幅为大家推介5位日本顶级硝子作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艸田正树(Masaki Kusada)

在90年代末就已经成名的艸田正树本是一位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材生,本科和硕士都就读于名古屋大学,大学毕业后直接入职世界级科研单位三菱综合研究所,但艸田正树在工作之余却痴迷于硝子艺术,索性在1997年辞职成为全职硝子作家并专攻硝子食器,并为工作室命名“架空庭园”。

研习土木专业出身的艸田正树在视觉效果上并没有呈现出建筑的规整感,绝大多数硝子食器的器型都不规则,但神奇的是无论在任何角度食器本身都能透过光线折射出山泉一般的清冽之美,也是艸田正树追求的不为设计而设计的自然创作状态。

毕竟出身于三菱综合研究所,艸田正树对于吹制硝子的技艺自上世纪90年代接触时就突飞猛进,时下已经臻至化境,沉浸在难度极高成品率极低的「ピン・ブロウ」技法,目前国内关于这种工艺还没有专门的翻译名词,文中暂时译为“针吹”。

一般的吹制过程为用嘴通过一公分直径左右的铁管直接吹入还未成型的器皿中来得到想要的形状,而“针吹”则是将高温松软的玻璃缠绕在铁棒上,用一根大概销钉直径的金属芯插入似软非软状态下的玻璃接入特制的鼓风机吹入水蒸气,并用湿报纸过滤水蒸气中的杂质,至于定型过程则是完全依仗重力和离心力来完成。整个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全盘作废,需要很强的经验积淀。这种吹制工艺下的硝子器物会有异于常态的透亮质感,也是艸田正树作品最为迷人的地方,难怪时常登上《CASA BRUTUS》的纸质刊物和社交媒体平台。

贵岛雄太朗(Yutaro Kijima)

和艸田正树正相反,另一位硝子作家贵岛雄太朗则是一直追求硝子的朦胧迷离之美。贵岛雄太朗生于1964年,因为从小对硝子艺术就十分感兴趣所以在明治大学商学部毕业之后又去武藏野美术大学进修,于1996年成立青树舍硝子工房,开始了硝子艺术之路。

贵岛雄太朗是当下为数不多专攻“削纹”的硝子作家,在此基础上结合日本传统的“切子”工艺之美,并为“切子”工艺扩展了世界观,网格状,鱼鳞状以及锤目纹状,表面的磨砂线条肌理安静古朴但力量感呼之欲出。

要知道很多“切子”工艺的硝子制品都是机器辅助完成,而贵岛雄太朗则完全是手工谨制,产量十分有限,导致很多器型的预定周期长达数月。亦能柔光似水亦能棱角分明的“削纹”之美难以用言语形容,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器物表面的磨痕带来的斑驳感是普通工业硝子器物难以企及的了。

贵岛雄太朗的作品在当下知名的硝子作家中算是定价较贵的了,器型稍大的硝子分食器在国内甚至突破了5000人民币的价格区间,一枚“砾”主题的硝子镇纸也要1000+人民币,比起很多明清时期类似器型的民窑瓷器都要贵出很多。

关野亮(Ryo Sekino)

在当下的诸多日本硝子作家中,科班出身的关野亮算是一位全能鬼才了,毕业于大阪设计师专门学校玻璃专业的关野亮涉猎的硝子品类很广,食器,花器,首饰等等均有制作且风格迥异,并和同样作为硝子作家的妻子关谷裕子共同经营工房「SORTE GLASS」。

诸多作品中蜚声海外当属“刻硝”系列最为知名,如果不是拼接或是裂纹细节的融入远观甚至分不清是白瓷还是硝子,有时还会在瓶口或是碗口融入锤目纹细节,有着浓烈的当代艺术感,在国内很多展会上均有亮相。

实用器方面就不得不提关野亮沿袭了意大利威尼斯穆拉诺岛传统的“Venetian technique”工艺所打造的高脚杯等餐具,将400余年工艺创造出全新的器型,将实用性与美感之间的平衡把握地很到位。

“破碎美感”的硝子首饰也是关野亮夫妇标识性系列之一:

铃木伊美(Yoshimi Suzuki)

铃木伊美和之前为大家介绍过的硝子女作家能登朝奈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擅长拿捏硝子的朦胧美感,但铃木伊美不执着于古老工艺的重现,而是将记忆中所见所想的风景与情感抽象化后融入到硝子作品中,在富士山玻璃造型研究所研习期间就在日本玻璃展大赏中获奖。

铃木伊美作品的色调十分丰富,冰冷抑或鲜艳在不规则器型之上没有丝毫媚俗感,迷离渐变的延伸甚至可以引起大家记忆深处的情感共鸣。以适中尺寸的硝子花瓶为代表,入手价格一般在2000人民币上下,对比很多日本同样知名的硝子作家来说性价比还是蛮高的。

土屋琴(Koto Tsuchiya)

土屋琴是一位80后美女硝子作家,在庆应大学文学部退学后从零开始与硝子职人学习了6年硝子制作,之后便开始专职创作。因为一场意外事故严重伤到了髋骨,土屋琴已经不能再进行吹制硝子的繁重工作,转为创作精细的拉丝硝子饰品并成立工作室「HARRYS」。

因为土屋琴成年之前一直生活在英国和美国的缘故,回国之后的大学生活从语言到生活习惯都极其不适应,所以中途从庆应大学退学开始沉浸在手工艺品的世界中并选择与硝子对话,在这期间也是重新成长,沉淀并重塑世界观过程,这期间土屋琴的硝子作品也在慢慢形成高辨识度的风格。

可能是在英国一直研读艺术中学的缘故,首饰还是实用器具都有一种欧洲中世纪的古典美,精巧的设计构思在烧制甚至可以媲美天然水晶制品,腰带扣,耳环项链在日本海外的市场亦受到追捧。

土屋琴的代表作品之一“拉丝硝子球耳坠”从枯萎的花朵和叶片中获取灵感,将植物清晰的网状脉络通过晶莹的硝子表现出来,用不规则的网格组成一个规则的圆,看似简单但手工拉丝烧制的难度极大,在当下诸多硝子以及水晶耳坠中真的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之前的器物专题似乎一直都在介绍日本作家,在下期器物艺术的内容中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咱们国内优秀的器物作家。